大乘起信論略釋 38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起信論略釋〉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在談到修行信心分 講到什麼是信心-就是四信 講完了 現在接著要講就是說-那要怎麼修 其實無非就是修六度 那六度當中的般若-就是在因上講叫觀 那麼禪定在因上講叫止 他把止跟觀不能分開修 所以把止觀合為一門 這樣合起來就是修五門 生四信心 為了生這四信心而修五種門 那我們再講到所謂的布施門-第一門 布施門當中分-財施、無畏施跟法施 什麼是法施? 《大智度論》上講 《大智度論》上面說到-一切施以法施為最 法的布施能夠讓他怎麼樣 超越生死、離諸怖畏-為究竟之得 所以說法施為最 那麼什麼叫做法施呢? 有人來請說法者 隨己能解方便為說 你自己知道 你善巧方便為說 不過這依於《法華經》來講 凡有所問不以小乘法答-而為說大乘 這一點很重要 這裡我們特別加強的-是要講這個 那你說那根機不行 根機不行你怎麼繞-還得要繞回大乘 是這樣子才可以 你不要講到小乘那裡去-他就執取 他就因為是小乘了-你還讓他這樣執取 那不是更扯嗎? 那你是大乘人你怎麼繞-你要有善巧方便把它繞回來 懂嗎? 那好!那但是這裡頭有一個 因為你是凡夫-有一個避免 不應貪求名聞、利養跟恭敬 這三關一定要破除 名關、利關、恭敬關-關關與我無關 一定要這樣 恭敬最難斷 恭敬最迷人 名關、利關-我看有時候還算了 「恭敬」直接與你更深層的-我執相應 所以說最好還是小心……-小心為上 好!那麼再來 唯念自利利他 增己智辯叫做自利 增加自己的智慧辯才無礙-這是自利 利他呢? 令他產生慧解發起正行-這叫利他 那麼最後迴向自他 乃至於一切眾生皆向於佛道 迴自向己成佛道-這是迴因向果 迴一切眾生皆從佛道 是迴你們兩個人在講經說法-你講給他聽 迴自向他 迴自己的少分向於大眾 那麼迴自己向於菩提道-這迴因向果 再來迴事向理 一切講經說法三輪體空 無有說者-無有聽者 說法 法亦非法-是名為法 都是什麼呢? 去縛免執的什麼?-善巧方便而已 三輪體空 不要講完了沾沾自喜 這樣子那麼這個是迴事向理 當然還要迴小向大 這不必了!我們已經是-大乘人了 不必 這是所謂的施門要這樣修 再來戒門 什麼是戒? 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跟攝饒益有情戒 就三種 所謂攝律儀戒 一切禁戒你都不可犯 禁制的戒都不可犯 所以斷一切惡的意思 所謂不殺、不盜、不婬 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 遠離貪瞋癡 遠離貪、嫉、詐欺、諂曲、-瞋恚、邪見等 這些就是一切惡法 遠離世間一切惡法-乃至於法律當中所禁止的法 通通你要遠離 這樣懂嗎? 一言以蔽之就是遠離一切惡 那叫做攝律儀戒 其次就攝善法戒 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 亦應修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 首先第一、遠離憒鬧 第二、常處寂靜 你遠離憒鬧是就空間來說的 不要住在都市當中 不要去住在公寓裡頭 哎喲!要命哦 你下面是佛堂-人家上面當洞房 你這像話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對不對? 那你說你修行會成就-我看很難喔 對不對? 出入口都是坐電梯 坐電梯明天來個辣妹-後天來個帥哥 是這樣 兩人眼睛四眼相對 你說你修什麼行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個完全不要幹這種事 不要在都市當中這樣幹 好歹要在郊區嘛 住阿蘭若處、寺院 所以住依大眾 常處寂靜 太靜了!小人閒居為不善-這也不行 初修行的人也是要注意一下 自己住在房間裡頭爛幹-不善之事 這也不一定可以 然後最後修少欲知足 少欲然後知足 剛開始要修知足-漸漸要修少欲 是這樣的 欲完全沒有-凡夫很難 所以要先知足 有了就好 慢慢的「想有」的想法都沒有-就少欲了 頭陀行 頭陀就抖擻行 什麼是抖擻? 抖擻塵勞 讓塵勞離開我 抖擻精神-讓自己的精神振奮 所以抖擻有兩個意思 那麼什麼抖擻行? 比如說但三衣 什麼只有三衣 穿糞掃衣、乞食、次第食 一摶食就節量食 日中一食、過午不飲漿 樹下坐、塚間坐、露地坐 但坐不臥、常坐不臥 或者住於阿蘭若處等等 這些都算是頭陀行 只要行一項 一項 其中一樣就叫頭陀行 不需要全部都幹 是這樣 一樣就可以了 是不是啊? 那麼乃至小罪心生怖畏 心生怖畏 慚愧懺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 這就是攝善法戒-懂嗎? 有人就有慚愧、有懺悔 那我們犯罪了-能夠懂得慚愧懺悔 一者不犯 二者犯了也能懺 二種白法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我們至少要做到犯已能懺 那麼再來呢 不得輕這如來小小禁戒 這小小之戒無所謂 你可以說你守不了-但是你不能說無所謂 是吧? 無所謂!那就你比佛還大-對不對? 佛陀說不要幹 你說無所謂啦 那你們誰比較大? 對不對啊? 那不能這樣子 那麼再來 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就你自己要饒益有情 隨時想著 哪怕是犯罪-也不要讓眾生知道 不然他會起輕慢 你趕快去懺 護念眾生的信心 懂嗎? 我很自在!我出入都是跟那個-男女眾混在一塊兒的 無所謂 那個男女手牽著牽手-無所謂 我旁邊都是女眾 我比丘很自在 我修禪法的人-我很自在 你自在!別人不自在 別人看了會造口業-你也幫幫忙(臺語)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個不能想你自在啊 你自在!你皎若冰霜 人家造了一堆口業了-你有好處啊? 是不是啊? 你是獅子-我是兔子 我不敢說你會犯 我可沒這個意思 但是幫幫忙好不好? 眾目睽睽 現在流行爆料 對不對? 到處都給你爆料 你做一個出家人 今天是佛門衰敗了-你還要到處被爆料 那你不是完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我們是在護譏嫌 是不是這樣? 你老大你很行-我甘拜下風沒關係 不過請護眾生譏嫌 要說自在 佛陀最自在 他不會給我們不自在 幹什麼他要定這條戒律? 要你老人家說男女共住才好修 那釋迦佛錯了 大家都信你好了 那這樣你比釋迦佛還行 請你授我記-看我能不能成佛? 是不是啊? 這不能這樣子瞎掰嘛 是不是? 釋迦佛定的戒律-你要輕視它 還偏偏硬拗 說什麼男女都能成佛-男女共住才好修行 這講那什麼話 是不是啊? 那更扯的是-還有一堆糊塗蛋眾生 還高級知識分子 還相信這種話 胡謅 對不對? 所以說今天佛法衰敗-三分之二是笨居士瞎捧 沒有正知正見 才搞成這樣 不然他怎麼敢這樣做? 是不是? 好!沒事兒 辛三叫做忍門 要忍耐 那麼云何修行忍門呢? 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 懂這意思了吧? 不能夠怎麼樣? 像中國人那一招-有仇不報非君子 跟你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 一定要怎麼?-誓報此仇 這是武俠小說裡幹的 你不要把它搞到佛門裡來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說這要講道理什麼…… 講道理就別剃頭了-是吧? 我們頭髮自然生長的-幹什麼要剃頭? 那就沒合道理啊 是不是這樣子? 那你幹什麼來修行-是不是? 天生萬物我都可以拿來吃-為什麼叫你不要吃? 你就是要修行嘛-修行還論世間的道理 你看論世間道理-這個世界搞得亂七八糟 是不是這樣子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世間道理有多了不起(臺語) 世間道理有多厲害-有多了不起? 都嘛是顛倒的 所以不是在論道理 忍字頭上一把刀 心上一把刀 這才叫忍嘛 「忍」就是說他對不對我不管-我一定要不動心 因為我有真如性 我真如性隨順不動為義 我就是不動、平等 這樣子嘛 不能論別人有沒有道理-要論自己的真如有沒有道理 這才叫忍 對不對? 好了!那麼有法忍、有眾生忍 前面那叫眾生忍 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 其次要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這就八風 「利」有利益喔 「衰」我自己利益損失叫做衰 那麼「毀」人家詆毀我-背後在詆毀我 那麼正面詆毀我叫「譏」-背後詆毀我叫「毀」 那麼正面稱讚我叫「稱」-背後稱讚我叫「譽」 有名譽 是這樣 然後苦跟樂 這個得到了就樂得很-樂得忘我 有沒有? 有沒有? 眾生最容易這樣 那得不到!苦到那個什麼?-一切修養都沒有了 這就是這樣 諸位!要了解 那與其這樣來比較 我告訴諸位 順忍還更難 順境更難忍 人到逆境來有時候還激發意志-順境來最可怕 所以說生於憂患-是死於安樂 寺廟道場也是這樣 不能夠一切都太萬事俱備 也不能一切都太好 也不能夠說那信徒很恭敬-供養的錢太多 這樣子太順 這樣子結果是死於安樂-就會這樣 這很難忍的 那麼這種種法 這是法忍 生忍、法忍都要忍 再來第四是什麼呢? 精進門 精進門分兩科 第一科正顯修行的精進門 所以云何修行進門? 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 立志堅強遠離怯弱 當念過去久遠已來 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 是故應勤修諸功德 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這是正顯什麼?-修行進門 現在壬二接下來 是別明除障方便 解除你不能精進的原因 下面一段要講 這一段講的就是說-你精進是要怎麼精進 其實精進就很簡單 就四正行 怎麼樣? 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 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 簡單講就這四句 三十七道品講正精進-就是講這四句 用它來套-你就可以看出來 你看所謂的於諸善事心不懈退-有沒有? 就增長善法 已生善令增長 看到沒有? 這叫做攝善精進-或叫勤勇精進 那麼立志堅強遠離怯弱 這就是被甲精進-或者叫做離壞精進 離你那個壞或者被那個甲-讓惡法不來 這就是所謂的惡法未生令不生 所以遠離怯弱-懂嗎? 你立志要堅固-可是你總是會怯弱的 你要預先遠離它 多拜佛、多念佛、多拜懺、-多消業障、多誦經 憶念大乘 然後多聽經 就這樣懂嗎? 叫立志堅固 這就是破惡 剛剛是行善 對不對? 現在是破惡 再來 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 這是利生精進 或者叫做什麼呢?-無足精進 過去虛受痛苦 久遠以來我要發利益眾生的心-包括自己 包括自己-懂嗎? 包括自己-要利生精進 這就是起大悲心 所以首先行善再來斷惡-再來發大悲心 還是前面講的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 意思一樣 轉成精進的想法而已 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這很容易懂 接下來要講說-那怎麼遠離不精進呢? 那麼分兩科 就癸一是什麼呢? 障 障礙是什麼? 先說明障礙 再來就了解它之後就要怎麼樣-要遠離它 復次若有人雖修行信心 修行以上 雖修行信心是什麼意思啊? 修剛剛的精進、忍辱、持戒 還有呢 持戒還有布施 這四門 你懂嗎? 若人修行信心 就修行包含精進等 這往前面算的這四門 四門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這樣然後呢 可是從先世以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 總說 這裡是總說 有種種的惡業障 什麼是惡業障? 先有先世以來的多種的惡業障 所謂的前生以來-俱生的這種業障 使你的正念難生 或者現生的什麼? 三業掉舉 使你的信心不生-或者生而退失 懂嗎? 懂意思嗎? 這是兩種多世以來的障 那多有這重罪的業障 什麼是重罪? 因為這個罪惡-而成為發心修行的障礙 這是總說 這裡障礙總說 到這一句話是總說 總說 聽得懂嗎? 總說 接下來別解-第一種是報障 為邪魔 結果就為邪魔 天就是天魔 天魔 天魔就是死魔、煩惱魔、-五陰魔 這四魔裡頭的天魔 那麼怎麼樣呢? 諸鬼神之所惱亂 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 或為病苦所惱 有如是等眾多障礙 這些就是我們現生的這種-種種的報障 首先 疾病、心怯弱 被雜務纏扯得-實在是心都起不來 但是你如果在雜務當中-修學的是福報、觀空 這就不同 不等同而說 就看你怎麼對待就是了 然後為病苦所障礙 諸鬼神就是過去世你造惡-你沒有懺悔、你也沒有拔薦 結果這些鬼神就繼續的-不讓你修行大乘成就 乃至於不讓你念佛成就 是這樣子 所以有如此種種的障礙 怎麼對治呢? 是故應當勇猛精勤 晝夜六時做什麼事? 不是觀空 是禮拜諸佛 教你去禮拜諸佛-有沒有? 不要給我坐在那裡 有的人就在那裡靜坐 會死人的 那個不是你能靜坐的 靜坐要用心的 要用那個正念思惟的 你都已經業障重了 你還在那裡靜坐 你這個時候就給我拜懺、念佛-修種種的福報行等等 那麼再幹嘛? 誠心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菩提 這不就拜〈法華懺〉-之類的嗎? 這不就是拜〈八十八佛〉-之類的嗎?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就做這個 要懺悔 懺悔六根 那麼勸請諸佛 那麼隨喜功德 那麼迴向菩提、發願往生 對不對?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等 那麼常不休廢 不要停止 每天都要做 那麼得免諸障 免那個障礙-而且還能增長善根 是不是啊? 所以多拜懺、誦經-然後念佛 就是這樣 好!這樣子前面的四門講完了 後面的大戲在這裡 這是講什麼? 最重要就止觀門 而止觀門當中止門為重-觀門為輔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 怎麼會止門為重 你要知道!還是那句老話 真如緣起的這個-《大乘起信論》 講真如緣起的《大乘起信論》 講的是真如的本來業用 它本來就朗然在那兒 只是因為你一念不覺妄起分別-虛受生死、種種生滅法 對不對? 所以他要修無念為宗 是不是這樣子啊? 無念 止為宗 你止了 止於真如 不必觀而觀 止中帶觀 所以以止門為核心 所以他止門講得特別多 那觀呢 適當善巧的觀來資助你的止門-不至於落空、不至於有錯解 所以以止門為主-觀門為輔 他倒過來 天臺以觀門為主-止門為輔 修法不同 修法不同 是這樣 那麼你比如說話頭禪 參話頭就觀門為主-止門為輔 默照禪止門為主-觀門為輔 也是這樣 那好!我們來看看 略明 這個止觀門分二科 第一科是什麼呢? 壬一、略明-分兩科 癸一、徵 云何修行止觀門? 那二就是癸二、釋 釋分兩門-對不對? 分兩科 子一什麼? 止 對不對? 修止了 所言止者 略明 所言止者 謂止一切境界相 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你看看 止觀義 奢摩他是止 止怎麼會有觀? 注意!因為真如自然清淨照了 它本來就有觀 所以你只要止在真如-真如自有觀 所以奢摩他本來就是止 但止中一定帶觀 不是其他的外道止 是真如止才能這樣 懂嗎? 才能這樣 這是《大乘起信論》-很特別的止觀概念 很特別的止觀概念 是這樣修的 所以說止中帶觀義 那麼什麼叫觀呢?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 這剛好跟什麼? 剛好跟真如的不生滅相-是不一樣的 對不對? 所以你看!它以觀為輔 它要觀分別因緣生滅相 其實真如心中-是沒有因緣生滅相 只是真如有隨緣義而已 它當中是不分別的-對不對? 所以說它在止當中就已經有觀-是為重 那麼在觀門當中 輔助觀察我凡夫境界的-一切因緣之相 來幫助我止能夠止得住 能夠止在真如當中 他的修行核心在這裡 這裡要注意 很有意思 那麼所以謂分別因緣生滅相 那麼隨順毘婆舍那觀義故 毘婆舍那是觀的意思 觀 這個時候 最後結論的時候叫雙運 云何隨順? 要怎麼隨順呢? 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還要雙雙現前 最後止中帶觀、觀中帶止 這樣了解嗎? 這樣了解嗎? 是這樣 這下面都會講到 還會再多說 所以這裡我們講這是合理的 從來大乘法就是止觀雙運 只有聲聞法才說要初止後觀 他認為修觀是怎麼修的 是在禪定的餘勢當中來修正觀 這是不了心性-他才這樣講 他要先修數息-數息放掉之後來觀因緣法 那時候他說他認為沒有禪定 大乘法從來就止觀雙運 在這裡又看到了 對不對? 止觀雙運 好!那麼現在廣釋 前面略明-現在廣釋 壬二、廣釋 廣釋分三科-對不對? 是不是啊? 癸一、釋止-分五科 子一叫做修方便-分兩科 兩科 丑一、勝人能入 殊勝 根機比較殊勝的人-他能入的方法 分兩科 寅一叫做什麼呢? 叫做什麼? 託靜息心修止方便 託靜的外緣來修習息心 息掉心的妄想分別 來修什麼呢? 修止這個方便 修止 那麼分兩科 首先卯一怎麼樣? 約外緣說 若修止者 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其實這個天臺講最多 《小止觀》講二十五方便-就在講這個 懂吧? 廣說如二十五方便 那麼略說就是怎麼樣? 簡單講住於靜處端身正坐 禪堂就是靜處 阿蘭若是靜處 遠離市囂是靜處 大眾處中能夠協助你修行-就是名為靜處 不是說人少叫靜處 人少 七人分三派 是非無量無邊 這個就不叫靜處 這個不是靜處 那麼好!那麼再來安內心 首先約外緣-現在安內心 安內心分幾科? 兩科 第一科是什麼? 辰一、約坐時修止-對不對? 那坐的時候來修止 將來是動中修止 那麼坐中修止-分幾科? 兩科 巳一是什麼?-離境 那巳二? 什麼? 除心 對了!離境再來除心 先離境再來除心 很容易理解 怎麼離境呢 不依 看到了!不依氣息-不修數息法 不修數息法 不修數息也不隨息-叫不依氣息 數、隨、止、觀、還、淨-那個數、隨他都不要 他不會輕視數息 他是說我不在數息上下工夫 其實你為了靜-你說你去修一下數息 這論上並沒有拒絕你 只是說最後不像聲聞人法 就在數息當中、就在息當中-看到無我 這哪是這回事啊-對不對? 真如心跟息 跟你的呼吸、肉體的呼吸 根本是兩碼子事 所以他不依息是這個意思 所以不依氣息 再來不依形色 比如說有的人 聲聞法有的觀手要怎麼動-觀腳怎麼動 觀身上的血液怎麼流 觀四大的地、水、火、風-哪一大的組合不實這一類 他通通不要 看到了沒有 大乘法裡頭很明白的-就擺明了不要 不去觀那個 那是聲聞法-不要 會錯解你 會讓你錯解掉 不依形色 因為直觀 本論直觀真如心-所以不假諸境 以離念為宗-所以不依諸境 這樣懂嗎? 不過這個接下來還是有依 乃至於不依於空 地、水、火、風通通不依 這是跟上面講的形色一樣 有對色、無對色-通通不依 乃至於不依見聞覺知 見聞覺知-眼見、耳聞、身覺、意知 這代表著什麼? 六塵、六識、六根-這十八界通通不依 懂了吧? 通通不依 這樣才徹底無念 這就禪宗講離心意識-就這個意思 通通不依 那不然怎麼辦? 這叫做離境 把你搞得什麼都沒有 什麼都沒有-有個有 還是要提心的 還是要提出正念心的 不是搞成變木頭人了 不是這樣 接下來就要除心了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 亦遣除想 以一切法本來無相 念念不生念念不滅 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 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 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既復此心亦無自相 念念不可得 這整套一大段就在講什麼? 就在講除心 諸位啊!把這一段話背下來-就是你修心的方法 沒別的 我說以此為核心-對不對? 就在這一段話 這一段話背下來 那你說不!人家我修天臺 這一段話我暫且不用 沒關係!那你就暫且不用 不過可以參考 可以參考 懂吧? 可以參考 因為這一段話寫得也蠻清楚的 可以參考 首先怎麼辦? 第一叫做除念 正除念就是這兩句話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 連除的想都沒有 只要念頭來都除-對不對? 這一開始這就是他的核心了 就這兩句話 你不要背那麼長-你就背這兩句話也可以 不過對不起-天臺通通不修這樣 妄念來了就觀它 你看吧!以觀為主 觀它緣起性空當下妙有 那麼空有叵得入中道見 它是這樣觀的 但他這裡不一樣 他這裡說除就是除 來一斬一 魔來魔斬-佛來佛斬 通通都除 連斬也除 是這樣 是這樣子的 然後再來 那為什麼呢? 為什麼 他要解釋為什麼這樣修? 以一切法本來無相 因為一切法本來無相 所以念念不生念念不滅 念念也不生-念念也不滅 所以不生-所以我要除 不滅!所以我連除的想法也除 叫做不滅 這樣懂嗎? 那問題是-那到底是有沒有念頭啊? 有沒有念頭? 有沒有念頭? 有沒有念頭? 離心意識 說有念即是無念 你自己去用功看看你就知道 其實他是在心未動之前-不讓它動 最後連不讓它動的那個念頭-也沒有 那就正見那一念真如心 憑著你的信仰之心去見它 那天臺就否定這個修法 它說你真如本來深闇難知 凡夫久遠劫來與真如相離 你怎麼能知呢? 你這樣修-久遠難成 乾脆修現前的什麼?-現前妄想心 這天臺的看法是這樣 那我們修天臺的 當然我們就知道-天臺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不過我們不要說-馬鳴菩薩沒道理 因為各有因緣 好不好? 各有因緣 那麼接著呢 本來就念念不生念念不滅 最後重新再簡別一次 他怕你弄錯了 他說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 這也不可以 什麼叫隨心外念境界? 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什麼意思? 隨你這個心然後緣念外境界 就是說你靜坐的時候-想一大堆事 那想一想-才收心回來說 啊!不對!真如是無生無滅的-我不能這樣想 不對!不對!怎麼可以 剷除 有念來皆除 連「除」也除 那就不對了 幹嘛?這叫放逸 這就是叫放逸 這是放逸相 這樣懂嗎? 要境界一來就除-不能隨它去 隨它去就是你的習慣了 你真如就永遠不現-你懂嗎? 你再起一個心要除它-你已經多一個心了 你要最後要除到說-想再動就除…… 後來連「除」也不要 那個「不來」也不除 在那個剎那當中修下去 那真如心修法是要這樣修的 所以要無念中修 那你一天到晚隨心起念-那還修什麼? 真的是蒸砂煮飯-永遠修不成真如正見 真如三昧永遠修不成 下面就有個真如三昧-永遠修不成 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 是正念者當知 什麼叫做正念? 就是知道心外無境界 那我只有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叫做真如心 它不可取、不可得、不可壞 不來不去、不生不滅 你要去看到它不生不滅 就觀這個 唯心無境 如果心馳散-就是起種種妄念 你就要知道它正念 什麼叫正念? 唯心外無境界 那麼離那個無境界一除 所以既復此心亦無自相 念念不可得 即使是唯心外無境 這一念心也念念不可得-也沒有自相 要觀在這裡 就吊在這裡 把心吊在這裡 完全不著一相 完全不著 看起來也不容易 看起來也是不容易 這樣叫做觀真如心 他說止 他說這叫止-其實這裡頭完全是觀 看到沒有? 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既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這些都是在止 他講是在止-其實就在觀 所以說止中帶觀就在這裡 最後 約餘時修止 你正修就這樣 講完了 他講完了 祖師很乾脆這樣就叫做修觀了 你在禪堂裡就這樣修了 那接著呢 於境界中修 這跟天臺一樣-歷緣對境修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 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常念方便 念什麼方便? 等一下會講在觀當中的方便 就是修什麼慈悲觀、法相觀-等等 無常觀等等 哪怕數息觀也可以 你就這樣去觀這一些 種種的緣起性空這一些 這樣觀方便 所以有所操作 你念念方便-隨順的去觀察它 這樣懂嗎? 懂嗎? 就不讓心著那個相就對了 以下要講的觀門當中種種 這就是觀門方便 就是方便 好!那麼這是丑一-叫做勝人能入 殊勝的人 殊勝能夠超越-直接仰信的這種人 他能修入的是這個方法 最後再跟你講說 講到說在託靜息心修止方便 最後再告訴你-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止成就能得定-對不對? 得到定 止是因-定是果 得定之後你就能夠自然消除-種種障礙而且信心不退 他說了 久習淳熟其心得住 什麼叫住? 住於真如無相之心體 以心住故漸漸就猛利-隨順得入什麼? 真如三昧 所謂真如三昧-就是緣修真如而得定 叫做真如三昧 什麼三昧…… 奮迅三昧或法華三昧 法華三昧 修法華中道實相之理而得三昧 「三昧」者止觀雙運之定也 懂嗎? 三昧這裡是止觀雙運 三昧本來叫samadhi-本來是「定」的意思 這裡講的、大乘講的三昧-是止觀雙運 止中有觀-觀中有止 止觀雙運 那麼深伏 他能得到什麼利益呢? 依這個真如之定 真如三昧之定-能夠甚深的伏住煩惱 這樣就除障礙了 有煩惱就有障 現在伏住它 你說怎麼還沒斷? 你只是在定中入了什麼?-真如的這個感覺 這個感覺 你還不是證-所以它只能伏而已 懂意思嗎? 只能伏而已 那麼伏煩惱 但是伏了煩惱之後 煩惱斷除了 煩惱就不動 那你的真如信心就內熏 內熏你自己了 你這個真如三昧就能夠怎麼樣 就能夠熏你的真如心 那使你的信心就增長-速成不退 迅速的成就不退 迅速的成就不退 這就是什麼? 入於別初住 十信修滿入於別初住-到了位不退 別初住就位不退 那麼這是壬二 壬二 不是壬二!寅二 接著接下來講勝人能入 丑一 現在接下來是什麼? 障者不能 障者不能-丑二 唯除 有哪些人不能得-這樣的真如三昧呢?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 還有重罪業障 再來我慢、懈怠 像如是等人都不能入 來!看看 第一、唯除疑惑 講了半天你還不信的 這種人疑惑 第二種 不信 疑惑是有點信有點不信 不信是乾脆就說我不信 這已經決定了 「疑惑」第一種 再來「不信」 疑惑都不可以了-何況不信 是不是啊? 這疑惑不信 再來誹謗 不但不信 還出語謗說-它是虛假的、錯誤的 這就誹謗 那麼還有重罪 是什麼叫重罪? 大小乘的戒罪-他有犯 重罪產生業障-產生修行的障礙 產生修行的障礙 再來 我慢 我慢貢高 什麼叫我慢貢高? 有需要這樣修嗎? 對法生慢 再來 修法生慢是這樣 然後再來因此就懈怠-生起懈怠感 他相信喔!不過他我慢 馬鳴菩薩這樣講-太累了啦 我有更好的善巧方便 那個我比較行-是這樣 說什麼持戒-那是小根小量的人 這種樣子你看看-真可怕 還有那佛經說錯了-那戒律不是這樣講的 那八敬法這佛陀說錯了 這個是那些祖師大德亂講的 慢心 你自己招業障要趕快懺悔 是這樣這就慢心 然後就懈怠不精進 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再來 這是子一 全部講完了 叫做什麼?-修方便 接下來子二、顯勝能 你有修的方便就這樣修-對不對? 產生殊勝能耐 就業用 殊勝的業用 殊勝的業用 殊勝的業用 怎麼講呢? 分兩科 丑一是什麼?-能生一行三昧 那麼丑二?-能生無量三昧 什麼叫一行? 什麼叫一行三昧? 無有雜行-專一一行 念佛成就三昧-也是一行三昧 這樣懂嗎? 法華 專修法華中道實相義-成就也是一行三昧 這只是修的相貌來論 依修的相貌來論 復次依是三昧故 就依這個真如三昧故 即定而有慧的這三昧 則知法界一相 就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這就法界一相 什麼叫法界一相? 一真如相 沒有生滅相 沒有種種差別相就叫法界一相 即是我真如心之相 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 就唯有一相 所謂一相 所謂法界一相-是一相無二相 佛跟眾生也一相無二相 大與小也一相無二相 多與少也一相無二相 遠跟近也一相無二相 久跟近也一相無二相 所以時間、空間、人我、大小-通通無分別 那麼涅槃生死-也一相無二相 煩惱跟菩提-一相無二相 這樣懂嗎? 叫一相 不過注意!它還是有對立 所以它叫別中帶圓-或者叫圓中兼別 就這樣子 它還是有對立的 所以 那天臺無相無不相 說一即錯 叫做不一不異相 它也不說一也不說異-叫不一不異 是這個相 所以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 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 這裡頭是就理說的 天臺就不這麼講 它說眾生與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無差別-就事就理通通無差別 不講佛、法、僧 他就講佛 又不同!有沒有注意到? 又不同 這當下就是法身 也不一定要講法身 所以他就不講 他不講 這個又不同 好!再來 即名為一行三昧 這叫一相三昧 也可以這麼講 叫一行三昧 專注一行而得三昧-謂之一行三昧 那麼特別指的是-法界一相的這一行三昧 法界一相 通通是一相 那麼丑二-能生 又以這個為基礎-能生無量三昧 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 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若修行此一三昧之根本 是一行三昧根本 就是所謂真如三昧 能得什麼? 生成無量三昧 這意思是說一法門通-眾法、無量法門皆通 這很重要喔 因為他要成佛 他要修學無量法門-來利益一切眾生 所以一法門通-法法門通 所以一行三昧也要能最後生起-無量三昧的後得智 這是後得智 一行三昧根本智 這樣了解了嗎? 是這樣 那天臺呢 天臺沒有 一心三昧即是無量三昧 當下一即是多 一即是成就無量無邊 是這樣 所以它叫當生成佛 天臺叫當生成佛 在這裡從來沒有這種語句-對不對? 不會有這種語句 他還是要從一行三昧-再生無量三昧 而且要修三大阿僧祇劫 有沒有看到? 有沒有看到? 所以這就是別兼圓的意思 別兼圓的意思 好!那麼能生無量三昧-就講完了 接下來子三是什麼? 辨魔事對不對? 不是變魔術 辨魔事 分辨魔的種種相貌 因為修這真如三昧-可能讓你有錯認消息的情況 所以他要辨、辨別 分兩科 丑一是什麼?-略示 略示當中再分兩科 寅一是什麼?-正明魔事 來說魔事 聽清楚!看明白-魔事是什麼樣? 首先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怎麼樣惑? 這總說魔事是因為這樣來的 沒有善根、缺乏善根力-所以 什麼叫善根? 不能正解、不能正行 不能夠正斷自己的-名利、貪染、妄想 這樣就沒有善根 所以你平常要聽經聞法-多修福報 與大眾共住 才不會怎麼樣? 魔來擾的時候沒有人能幫助你 然後你要起正念 在什麼地方住 那麼同參道友互相熏習 這樣善根才能增長 不然魔事來擾 魔事來擾怎麼樣? 接下來就說了 若於坐中現形恐怖 現可怖之魔 或現端正男女等相 來引誘你貪愛等等 那麼怎麼對治? 這是略說 那怎麼對治? 怎麼對治法? 當念 這寅二、對治 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簡單說就要知道一切都唯心 你是假的-我心變現的 以前有人修禪老是看到一隻-大蜘蛛來跟他張牙舞爪這樣 他就跟他禪師講說-能不能給我一把刀子 你要幹什麼? 那隻大蜘蛛來-我刀子就一刀把牠捅下去 那禪師跟他講 心裡想 他現在執著說外相-才要拿刀子 我如果跟他講那是唯心所現-這個虛 他不相信 他就跟他講-好!我給你一把刀 不過我再給你一枝那個麥克筆 你要殺牠之前先作記號 作記號之後你才去殺牠 不然你殺錯了 他說好 果然一坐又來了 他就拿著麥克筆-叭嗒!畫一個大叉叉 那個禪師一看他動作了-你知道 馬上把他叫醒 他說你看!在哪裡? 他肚子一掀起來一看 就在肚子的肚臍上面-畫一個大叉 他如果肚子一捅-殺了自己 所以說你看看 這很可怕的 你要是沒有同參道友-沒有一個好的老師在旁邊 自己蠻幹 你看這魔境現前 魔境現前 所以當念境界是唯心-境界則滅 這個人 剛剛那個公案中那個人-是因為不知道唯心 你已經知道唯心了 正在起魔事 你就要起正念-那是唯心 那你說你不能起正念-為什麼? 因為我在講經你都沒好好聽 是不是啊? 打瞌睡 打瞌睡 所以真正出狀況了-你就不知道唯心了 或者你天臺你聽不進去 你更不知道什麼? 更不知道這一切境界不可思議 你更不能了解-當下即空、即假、即中 不需要去討厭它 也不需要說它是唯心 根本如如不動就好了 不知道 這樣就不知對治-是這樣 那麼接下來就廣明了 略說就是唯心境界 現在廣明 廣明分兩科 廣明種種的魔障-分兩科 所謂的魔事分五種 寅一、魔事-分五種 卯一、現形說法 怎麼樣? 你看有人禪坐完了之後-喔!很會說法 這種人都是有問題-那是著魔事 或現天像、菩薩像 那麼亦作如來像 還要相好具足 或為說陀羅尼 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 乃至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 是真涅槃 你知道錯在哪裡嗎? 說陀羅尼 你又不知道-陀羅尼那麼多 你又不知道他說的咒語對不對 然後他現種種的菩薩像、佛像 還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哇!傷腦筋(臺語) 你也分不清楚 你也從來沒見過佛 這一次他來現佛身、現菩薩身 那你分得清楚嗎? 你說等一下!我對一下照片 沒辦法!你沒有照片可對 這些都沒辦法 他露餡露在哪裡呢? 他跟你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欸!這也很難說錯啊-對不對? 說平等-空、無相、無願 這是三解脫門 空、無相、無願-這也對啊 說無怨、無親-這也對啊 錯在下面 無因、無果-畢竟空寂 這個啦 無因、無果-這就怎麼樣? 世間無有因果-這還得了啊 真如法中仍然有隨緣的因果 他錯在這裡 前面通通對 現像也可能對-對不對? 因為你分別不了嘛-也可能對 是不是啊? 因為你沒辦法分別-你沒見過 所以你沒辦法分別 講這些法也通通對 那麼那個說陀羅尼 陀羅尼那麼多-你也不知道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唯一能錯的就無因無果 再來畢竟空寂 這個惡取空 叫斷滅空 無因無果-畢竟空寂 合在一起講 懂意思嗎? 這就斷滅空 唯有在這裡錯 這樣知不知道? 還有一種錯 就是他講以上的所有法-他不講到無因無果 他講到無怨無親 平等嘛!怨親平等 還對哦 不過他很興奮的講 讓你聽完了產生很興奮-想要去跟人家講的那種念頭 那你就著魔了 懂嗎? 這樣也錯 他不露餡喔 他幾乎說的通通對 不過你下了坐之後-很excite、很興奮 三天三夜不用吃、不用睡-那樣子 佛來加持!太爽了 這樣子 然後一天到晚想去跟人家講 這個就完了 你的同參道友要是有這種的 你一定要告訴他不要再幹了 聽你的話趕快拜〈法華懺〉 趕快拜〈八十八佛懺〉 趕快念佛 趕快去大眾當中住 趕快要修學戒律、持誦戒法 這種人馬上要造惡了-馬上就要出問題 那很興奮的那種 那話很多-不說不行 而且很怪喔 你橫說豎說-他通通有一套 而且就這麼一套-一路說那一套 你跟他說東-他也拉來這裡 你跟他說西-他也拉來這裡 你跟他講聲聞大乘什麼-他通通拉來這裡 他就是那一套 為什麼? 定型了 被魔攝心了 沒別的了 他不能善巧方便 還有一種人是什麼? 他善巧方便東說西說 好像對 可是就很興奮 那說到後來通通捻到一塊兒 東拉西扯都能捻成他對 這種人也快完了 你懂意思嗎? 這種人也完了 他很興奮的東拉西扯 他有很多套 我剛剛說只有一套-這一種 他有無量無邊套 但是「非常興奮」為他的相貌 非常興奮 這樣懂意思嗎? 這也要了知 好不好? 那麼這樣子是著魔-現形說法的這種著魔相 那其他還有得通起辯什麼的… 這個下一堂課再說 我們還有兩堂課 我們就可以把它講完了 好!下一堂課再講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