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略釋 23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起信論略釋〉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 那麼就這個始覺 跟大家一起隨文來解釋了-始覺的四相 這個四相就是從一個-還滅的立場來談的 那麼它植基於因一念不覺-這一念生起種種的念 這個念有生住異滅-的四相 所以我們從滅-這個異、住、生 這樣子倒回來來說明了-怎麼樣子返還這個生滅相 這個念的那個有念相-返回到這個無念 那麼講到這兒 最後有這麼幾段文 是特別的再針對這個始覺-做一個補充的說明 那麼文是這樣看 首先就始覺的究竟覺說 它說滿足如 所謂的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 我們上一堂課都講了 這個圓滿具足了這應有的-這個方便 因為這已經無功用行了 所以說我們講行的是方便 種種的隨順這個無念之行去做-去隨順它 而心中沒有修行之相 這個時候覺心初起-滿足方便那一念就相應 這一念相應之後-覺心 這覺 能見這個本覺之性的這念心-就初起 初是指的第一次生起-初起 那麼呢 第一次生起的同時-又心無初相 這個初相是指的生相 這個初是指 這裡的初是指一念生相 這第一念覺心現起之後-那麼就見到了無有生相 既然見到無有生相 那麼它就自性心體就如如佛-為不動搖 這樣不動搖之後 這樣子一不動搖 那一切的境界為緣生三細 那麼境果這個再長六麤-就不再長這個三細六麤 所以它就 以下既然當心中-沒有再起這生相的無明 一念生不起-那住、異、滅也就跟著不起 生、住、異、滅-是心的流轉的相貌 它就住、異跟滅的三種無明-也不起 那這樣子的話就遠離了-這最微細的生相的無明念 就是遠離微細念 這上一堂課都談了 這時候這一剎那-就得見了這個什麼? 真如的本體、本覺之心性 就是得見心性 一得見心性之後 知道心性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不動不搖的 所以這個時候既無生滅則常-不動搖則住 那所以說心即常住 能見之心-見到這一念真如心是常住的 這一剎那我們翻始覺 不用翻!就始覺名為究竟覺 也就是究本心源 前面講的 前面一段文講的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 覺於心源了 覺於這個心的最根本的本源 就是得見心性了 那麼這上一堂課提到這樣了 接著他引一段-簡易的引一段經文 他說修多羅 所以說修多羅說 是故修多羅說 所以經上說 古德寫論 他不像現在人-引《藏經》上哪一句話 在《大藏經》的第幾段、-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字 他不這樣 他直接就說「經云」 那「經云」這個可能是-他所記得的那個本文 也可能是他記得的那個概念 他所憶念的那個概念 當然也有可能-從來就沒有這段文 只是他讀經文之後-所得的那念結果 他得了那念結果-他也會跟你講說經云如何…… 最有名的就是-不曉得從哪位祖師開始引說 這個《大寶積經》云 什麼末法眾生修行億億人修-無能成就 唯依念阿彌陀佛得成就 《大寶積經》從來沒這句話 一直就沒有這句話 那這淨土宗的人-就一代傳過一代…… 這個現在電腦都興盛得很-搜尋很容易 這一搜!根本沒這一句 根本沒這一句 《大集經》云-不是《大寶積經》 《大集經》云 末法眾生億億人修罕一得道-什麼…… 根本沒這一句 那麼根本沒這一句 是不是算是就真的沒有經 《大集經》真的或者是-哪一部經真的不說這個呢 這也難說 就是說古德有時候引經-他就是把那概念拿出來講 或者好幾部經的概念-他綜合成為他自己的理解 那就引、就說成一句話 說成一句話了-他又說 他又要讓人知道說這是經上說-他就「經云」了 如果更狠的-他就乾脆引一部經的名字 依稀彷彿記得好像那一部經-他就引了那部經的經名 那以前的話資訊不發達-經典不容易拿得到 所以《大集經》云…… 大家就算了-反正就《大集經》 現在《大集經》隨便你找 怎麼找、找翻了-也找不到那一句話 因為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一部《大藏經》 麻煩的只是你不看而已-不是因為你沒有 這一找就根本沒這一部-沒有這句話 那麼以現在的人-容易去查經的情況來講 引經證就得要紮紮實實的去引 何以故? 因為現在人容易去求證 求證的結果 你跟他講某部經說 那明明那部經沒有 那他就會產生疑惑 哪怕你說的是對的-也會產生疑惑 這是因為時代的不同 你也可以說眾生根器差了-信心薄弱了 那對彼此的信任也不足了 所以你要不你就說-這是我的體會 那隨你啦-你信不信就隨你 那你要真說那是經說的 那對不起!你得要說清楚-經哪裡說的? 你若平常私下聊聊也就可以 落為文字說這是經說 那你又不引哪裡 人家就會懷疑 不足以說服力 這個無關學術不學術-這只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如此 是這樣 即便是引經說-你也照樣引得解釋錯誤也一樣 所以說引經說並沒有特別的-多麼的了不起 重點在你解讀得對不對 那倒過來說如果你解讀得對 但是你說的意思是大概而已 你並沒有按照-經的每一字、每一句 其實那是你可理解的-也是可以說服人的 不過起碼是說-那一部經大概有說到這個道理 人家去讀一讀發現 你說的那個道理-經上確實也這樣講 只是你沒有照原文唸而已 我想這樣還能夠保持一個-信心的存在 麻煩就麻煩在怎麼找都找不到-那一部經有說那句話 或者哪裡有講到類似的感覺 那問題就會比較大 問題就會比較大 那麼這是現在人的情況 不過在那個當時 是故修多羅說 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 這個修多羅說 因為我們相信馬鳴菩薩 所以我們緊接著-就用比量來認知說 應該他講經說-是他自己的體會 從經典上自己的體會 我們可以從其他的經典-略略的感受到有這樣的意思 有這樣的意思 《圓覺經》、《楞嚴經》、-《楞伽經》 尤其是《楞伽經》-就特別提到了無念 特別提到了無念 也確實是指的是這個 至於就這麼這一段話兒 我想你可以再去查一下-是不是就這一段話 或許沒有-但已經無關緊要 這樣諸位了解嗎? 這裡頭講的「云」 他並沒有說用引證的方式-他只是說有說到這回事 這樣諸位了解嗎? 那麼確實是說到了-若眾生能觀無念 這樣的概念-得則向於佛智 所以這個觀無念-是修行的法眼、核心 核心 好了!當這樣子的時候 這是做為上面所說這四相 四相-生、住、異、滅 逆的這個滅、異、住、生 這個逆過來說明這四相 然後最後引經做個結束 引經做結束還不重要 下面有這麼一段文兒 他是怕你懷疑 所以他接著又說了 他說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 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這個話太簡略 那麼祖師有所解釋-所以我們才比較容易懂 又心起者 因為前面不是講嗎? 覺心初起嗎? 對不對? 在講到這個生相無明滅的時候-不是講到覺心初起嗎? 所以這裡就問了 又心起者 就覺心 前面講覺心初起-那這不是心起了嗎? 這不是心起了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既然是心起 那麼能又心起-怎麼會無有初相可知呢? 因為你不是這樣講嗎?-心無初相嗎? 前面不是又提了心無初相嗎? 既然心無初相 現在這裡怎麼可以-有無相可知呢? 他就再反問 對於這生相無明的滅除-他做了自問自答的意思 又心起者-無心相可知 前面不是講 無初相可知 前面不是講心無初相嗎? 覺心初起是心無初相 怎麼會心無初相呢? 你起了這個心 這一念心了解這心無初相-是怎麼回事 所以說無有初相可知 既然無有初相可知 那你又怎麼能知道-這個初相可滅呢? 就是說因為初相就生相-生相怎麼滅法的呢? 他就告訴你了 前面既然 而言 而言知初相者 既然說覺心起-又說無有初相可知 無有初相可知 那你怎麼能夠知道這最初的-生相無明應該去斷除它呢? 即謂無念 無念的當體 無念的當體 無念即了知本覺本來就是無念 就本覺就是無念 所以我說言初相者 言知初相 而言知初相 本來我無有初相可知 因為我心一起來之後-那個生相是不可知的 因為如果生相要知-我就又黏了一個生相在那裡 本來我是-不應該要去知那個生相 可是現在我又要知初相啊 又要去知道-那個初相是什麼意思 我那個「知」的當下-那個「能知」的心體是無念 他要講的是這樣 所以說即謂無念 而言知初相者即是無念 知道那個初相的-是用「無念」去知道的 你以為知道那個初相-是用「有念」 有念是凡夫念 我是用無念去知道的 為什麼呢? 為什麼說用無念去知道的? 因為如果是有念去知道有念-那就有念追有念…… 那就凡夫念去知凡夫念 你要知道 最初一念的生相無明-是最微細的 它能生起種種的萬法 那你再用一念能知的有念之心-你怎麼能知道它? 你這一念「有念」-就是由它生出來的 你怎麼倒過來去知道它呢? 是沒辦法的 那麼怎麼辦? 怎麼辦? 只有一個辦法 用能生它的那個心體-去知道它 能生它的是什麼?-無念 無念才是它的母親-才是最根源的 用無念去知道它 所以說而言知初相者-即謂是無念 了知這本覺本來就是無念 本覺本來是無念 用那個本覺之心-去了知那個什麼呢?心的初相 為什麼能了知心的初相? 因為你終究會知道-一念不覺生無明 這無明就最深最初的一念生相 可見這生出無明跟這個當初的-能生無明的這個如來藏性 是不相同的 不是同一個 對不對? 因為如來藏是不生不滅 它已經異於能生一念不覺的 這一念不覺的無明 一念不覺之後的這個無明-這生相無明 一定能知道 所以能知道它的已經-不能夠用任何的心念來知了 在生相無明當中的-之後的住相、異相跟滅相 通通可以由生相之住相-住相之異相、異相之滅相 都可以由前面的妄念來知道-後一個念的妄念是虛妄的 唯有到最後一念妄念 你已經沒有後一個妄念-來知道它 所以它叫無始嘛 已經沒有後一個妄念-更早的一個妄念來知道它了 這個時候能知道它的是什麼呢-就是你的本覺 所以即謂無念 這裡在解答這個事-懂嗎? 那古人心很細 他怕你認為說 根本沒有一個心能夠知道-最後一念生相無明的虛妄相 這樣懂嗎? 所以他才講這個事 所以他說了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 那麼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就是說前面指心起 前面說到了覺心初起 覺心初起的時候-心無初相 了知心沒有那個生相能了知 當時講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解釋到底是什麼心能了知它 這裡頭所以他重講了一遍-心初起無有初相可知 沒有那個生相來去知道它 也或許倒過來說-也沒有一個生相被我知 沒有一個生相能知道它-也沒有一個生相被我知 生相已經朗然不存了 那可是這樣子的話-那誰去知啊? 就問這問題了 而言知初相者 而能夠知道它也是初相的-那是誰? 因為最終有個初相-那是初相無明 就生相無明 最終有啊 既然有!可是你又說-沒有生相可知 又說沒有能去知生相的心 那這樣的話這誰知呢? 你那個原來不動的心體去知 這是有道理的-對不對? 因為 怎麼是無明? 因為無明是-不了真如才生出無明的 所以顯然無明以真如為母體 這樣了解嗎? 我不了它 我不了它才生出無明的 所以現在能夠了知無明為虛妄-而不動搖的 只有一個東西可以-就是真如 所以即是無念 無念 無念就心態、心體-就都回復到真如心了 所以即謂無念 而知初 而能夠知 而言能知這個初相的-就是那個無念 就是無念的心體 這樣了解嗎? 所以所謂的初相-當然也就是生相無明 也可以叫做無明業相 後面會提到-叫做無明「業」相 這就是當初一念無明 無明業 它為什麼是業? 它動了-叫「業」 懂嗎? 那為什麼叫無明? 它最根本的無明叫無明 無明什麼? 無明於真如 所以這一念不了解真如-產生無明 動起來了就叫業 就無明業相 後面會提到 這就叫無明業相 這就是所謂的初相-最初一相 這是你的心 這是你的心 這裡頭完全不提什麼? 完全不提種子了-有沒有看到? 那個唯識學裡頭提的種子-他完全不提 從頭到尾沒有-一個「種子」這兩個字 沒有!完全沒有 通通就講真如 真如起無明 就這樣而已 那問題真如怎麼會起無明?-「不了真如」而已 就這樣而已 不是真如沒來由的-自己會冒出無明來 不是的 無始以來眾生不了有真如-這樣就叫「起」 這樣懂嗎? 不了有真如-這就叫「起」 那麼這段文是這樣子的 再來 是故一切眾生 是故一切 這個「是故」又是接上一段文 就上面這樣解釋 因為是無明-不!因為是無念 所以能夠了知這最初生相的無明 不過呢 不過呢 倒回來說 那這一念無念-對眾生來講是怎樣? 哦!眾生不覺 是故 返回來說那眾生都有嘛-眾生都有無念嘛 可是眾生怎麼會不是佛呢? 怎麼一大堆無明呢? 是故 我逆向說 那就是因為眾生 眾生 一切眾生不名為覺 為什麼? 是故 是故 好像「所以啊」 所以眾生之所以不名為覺-不名為佛 佛者覺也 對不對? 不名為佛是什麼原因? 就是因為 「以」就是「就是因為」 就是因為他從本以來 這個「本」注意 本者無始也 「本」無始也 眾生根本、他的根本-就是從無始以來 本 本來就這樣 本來呢 對不起!他念念相續-未曾離念 就這裡出問題了 就這裡出問題 眾生從本以來-就是無始以來 這個「本」者無始以來 從無始以來 這個他本質上 眾生之所以名為眾生 就是本質以來 無邊無邊的過去的-過去的無邊的過去 沒有一個開始 為什麼沒有一個開始? 為什麼沒有一個開始? 因為當我們說眾生的時候-他就已經是眾生了 如果眾生說開始 那眾生之前-一定有個能生眾生的心 對不起!既然我們說-萬法為一念妄想所生 那麼沒有妄想之前的妄想了 妄想之前的妄想還是妄想嘛-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 那那一念妄想-一定是原來的妄想 如果這一念妄想還為什麼所生-還為另一念妄想所生 那麼這一念妄想-不是原來的開始 那一定有前一念 一定還有前一念妄想 如此推下去-根本不會有前一念妄想 所以它是無始的 那你說這無始不是不對嗎? 那是因為眾生有限的心才去-思考一個線性的關係說無始 說一定要有個開始 基督教、天主教之所以-要立一個上帝原因是這樣 它可以不用立上帝-也可以解決世間萬法的原因 那就是因為無始 所以他用一個無始來思惟 為什麼無始來思惟? 因為時間是眾生的虛妄相-懂嗎? 時間是眾生的虛妄相 時間是眾生的虛妄相 我們有念頭才有開始 既然無念了就沒開始 對不對? 是不是?我們有念頭嘛 上一個念跟下一個念-有時間差距嘛 對不對? 有距離才有空間嘛 我跟你有分-我們才有空間嘛 我念頭有生滅-我才有時間嘛 所以時間跟空間是虛妄相 那既然虛妄相 請問有沒有一個-原來開始的東西? 沒有啊 時間既然是虛妄相 那我問你 我問你既然是沒有的東西-你能夠誰生它的嗎? 誰開始的嗎? 我問你夢中老虎-是哪一隻母老虎生的? 你回答給我聽聽看 啊?你答看看 夢中那隻老虎牠媽叫什麼名字 對不對? 夢中就假的 你還問我夢中那隻老虎-牠媽叫什麼名字? 那不是很荒唐嗎? 意思是一樣 既然念頭是虛假的 而我們就是被念頭所生出來的 那你還問念頭之前是誰生的? 這叫有始 所以頭上安頭 立上帝是頭上安頭的事 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 被一隻叫做阿花的老虎追 你知道嗎? 阿花牠媽叫阿媽-對不對? 是阿媽生阿花-那阿花才來追我 沒有這回事 你夢中生的那隻老虎-就是你的妄想生的 沒有牠娘 沒有牠媽媽 這樣了解了嗎? 是這樣 所以眾生顛倒-才要找那個「有始」的概念 了知了沒有? 很難!很難理解 但是真要去理解它 我剛剛坐在那裡 每次那個誰要送什麼非時漿-拿衣服 我都很煩 正在想那個如火如荼 那還要那樣子 那樣扣…扣…扣… 報…告…院…長… 弟…子…某…某…-要…送…非…時…漿…來… 我聽到是那拉長的感覺-你知道? 因為我正在想東西-是很快很快在想 我聽到那聲音很煩 我就說趕快進來啦-不要再講話了 這樣子 不要吵到我 然後那個真安就說 我…要…拿…衣…服…-進…來…放… 我說不要吵!趕快去放 是這樣 還是想不出來 那個「無始」我還想不出來 還真想不出來 因為法藏大師的解釋-我不太滿意 說實在我還不太滿意 等一下我解釋給你聽 他有解釋 不過等我坐上來求 我在那裡三拜完了-求佛菩薩加被之後 我坐上來我就想出來了 我知道是這個意思 所以它實在很難懂 常常都是我要上台之前-我還不知道這到底要怎麼解釋 不過看了你們殷盼、期盼-的眼神 那我就會講得出來了 是這樣 所以務必你們幫忙記得 我講完搞不好我自己都忘記了 是這樣 那麼呢 當然啦 當然還是賢首大師他的解釋-觸發了我剛剛這樣子的解釋 這個解釋-我個人認為是最好的解釋 能夠包含賢首大師的解釋法 能夠包含 也運用了一些西方邏輯的觀念 來破斥我們就邏輯上所認知-要找尋那個開始的這種妄想 「找尋開始」是人類-最根本的欲望 你要知道 你懂意思嗎? 到底是誰? 到底是誰把我搞成這樣? 那種想法 那種想法老是在那裡抽動著 你懂意思嗎? 那它表現在男女的愛情上-會這樣想 我到底是欠你什麼死人骨頭債-我這輩子這麼愛你(臺語) 你怎麼趕我就是趕不走-(臺語) 有沒有? 那個什麼? 那台灣歌裡頭-是不是有講這種話? 對不對? 我就是愛你嘛 你怎麼對待我不好-我還是不想走嘛 他(她)心裡想著一個-有一個神秘的過去 我的生命控制在你的手裡-那種想法 所以整個西方世界就願意想-哦!有個上帝 我最重要的生命-控制在上帝那裡 因此我的生命就有了依止了 注意!所以尋求上帝-是人類最深刻的渴望 而當你的上帝跟我的上帝-對立的時候我就跟你沒完沒了 所以中東的戰爭就這樣來的 就這樣來的 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永遠無法解脫 是人類最渴望的一件-很深的渴望性 所以對於「無始」-你非得把它講清楚不可 不然佛陀在世-就有外道來問他了 對不對? 這個空間有邊、無邊? 時間有始、無始? 對不對? 人類眾生是有量、無量? 然後生命是有始、無始? 佛陀說我不答 這不答當然是啦 但是你終究要想方法答 所以賢首大師還是答了 他還是答了 那我呢 我在這種節骨眼上-本來不要去碰這個問題才好 時間非常不夠 但我想想算了-還是講 所以講這個問題 是因為我內心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跟我那雙胞胎弟弟他們-聊天的時候 他們聽我講佛法很深入的哦 他是基督教徒他也很樂意聽 他平常也在看我的電視節目-早上也在看 是這樣 黃得恩他也在看 他老婆也在看 可是他聽我講完了 他最後就冷冷的問我一句話 對啊!很好啊 那你有沒有想到-你能這樣想是誰幫你的忙的? 是誰讓你能這樣想的? 還不是我們上帝 倒了一地 你倒了一地 你懂意思嗎? 最後他就歸因於 你的一切光榮-通通是上帝賜予你的 你懂嗎? 這就是第一因的問題 他最後他還問 他冷冷的問你一句 那你有沒有想過-你是為什麼來的? 你為什麼會有生命? 你看這就在問「始」的問題了-「開始」的問題 有沒有注意到? 所以整個西方的宗教-植基在這個問題上 第一因 第一因 生命的第一因 植基在這個問題上 所以身為一個佛教徒 如果你要在這世界上 在哲學思想 生命哲學上 你要給西方一條出路的話-「無始」這件事情要談清楚 沒辦法!因為他們認為-他們解決了 對不對? 因為上帝是一切的開始 是這樣 不過這也很扯 因為現在西方 包括Hawking在內-霍金 英國那個劍橋大學高能物理 也是天文物理的-那很天才型的研究科學家 他全身麻痺萎縮 他只能靠那個一隻手指-在那兒點聲音 點他講話這樣 他一直研究到宇宙發生前的-前零點零幾秒 這個時候那個梵諦岡教宗-就緊張了 哇!你研究到零點零幾秒 好!那你研究這-零點零幾秒之後的事就可以了 那個零點零幾秒的前面那個-你不要研究 那上帝的事你不要研究 你看他就緊張了 因為當科學觸及到-這個所謂宇宙第一因的時候 會跟上帝有抵觸-你懂嗎? 開始就跟上帝有抵觸 這個要是解釋出來-根本沒有上帝那還得了 那我的一切第一因是上帝-這個宗教基礎就全飛了 所以這個很脆弱-你懂嗎? 很脆弱 所以他們一定要鞏固第一因的 有一次我在西雅圖轉飛機 那次要進美國的樣子 然後有一個那個美國人 美國女眾她就來 她就跑來問我 那我實在聽不太懂 現在越糟了 以前是可能畢業不是很久-我還聽得懂一些英文 然後她大概問我的意思就是說-你們佛教講什麼? 我們就跟她講-我們佛教講因緣 那因緣 那慢慢講……-講到說這個善惡 結果她就講了 她就說那你有沒有認為-有一個創造主呢?第一因呢? 我就跟她講沒有 她一聽到沒有-轉身就走 我想有這麼嚴重嗎? 妳不是在跟我討論嗎? 有這麼嚴重嗎? 後來我才發現-第一因是他們最根本的信仰 你跟她講沒有第一因-沒有上帝 你這個人是惡人 她就這麼認為了 你這個人 台灣話講沒血沒淚 沒血沒淚(臺語) 你這個人根本不可理喻-不可相信 她轉身就走 所以你可見-第一因對他們來講多重要 信仰第一因是上帝-這是很重要的概念 這樣懂嗎? 那佛教在這件事情上-也坦蕩蕩的面對他的質疑 我們告訴他不是這樣的 這樣了解嗎? 不要扯太遠 這就所謂的從本以來 這個「本」字很難很難 這個「本」字很難解釋得清楚 這個「本」真正的意思-是「無始」 所以難就難在-這個「無始」上面 這樣懂嗎? 它本來就這樣 為什麼? 我剛剛已經講了-對不對? 這就講到無始了 所以無始以來-他就念念相續的未曾離念 也因為這樣-所以有了時間跟空間 有了時間跟空間 所以未曾離念 故說 故說 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跳出來了吧? 無始無明跳出來了吧? 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對不對? 第一次出現了-看到沒有? 總算藏鏡人出現了 就在這裡 無始無明 藏鏡人出現了(臺語) 藏鏡人來了 就這個 無始無明 他就是我們的藏鏡人-對不對? 在後面怎麼樣? 在後面擺動我們的生命 也是創造一切萬物-就是它 那這是怎麼來的? 因為你念念相續 後念著前念 呃!不!後念去著前念 這個前念再著前念 一直著-著到當初一念 懂嗎? 這一念無明 生相無明就這樣 所以未曾離念 所以不名為覺 所以我們叫凡夫 懂了嗎? 所以我們已經是凡夫-這一念無始的無明就是在那裡 聽懂沒有? 聽懂沒有? 這就是佛教的解釋 好了!接下來說 如果能覺的話是怎麼樣? 若得無念者 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前面也是無念-後面也是無念 中間一個-則知心相生住異滅 他的意思是說 如果 如果你得到無念 你能夠證得這個無念 那麼你就知道這個心相本身的-生住異滅當體通通是真如 就不隨生住異滅的心相流轉 那麼生不名為生 住不名為住 異不名為異 那麼滅不名為滅 滅無滅相、生無生相-住無住相、異無異相 所以知道生住異滅之相 了了不實-如水上波 我的心的不動的本體-朗然不動 這個時候應無生其心而無所住 也可以叫做無住生心-懂嗎? 不住任何一念 不住任何一念-也就不入生住異滅四相遷變 遷變 遷 「遷」懂嗎? 遷流變化 不住四相的變化 所以我能無念的話-我不壞我心念的生住異滅 我不怕 我也不壞生住異滅 所以佛不就這樣嗎? 佛能夠示現丈六比丘身-對不對? 也能夠示現像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莊嚴報身 對不對? 也能夠在法身菩薩前-現莊嚴報身 乃至於法身給他們看 對不對? 他能現啊 能有無邊的不思議業相 等一下就講到業相 覺當中有不思議業相 能現起這個 這不也生住異滅嗎? 你看看佛是不是也示現入滅-對不對? 也示現投胎-有沒有? 有沒有? 他說來我此方世界八千返-對不對? 對不對? 這個《梵網經》上講的-對不對? 那《法華經》講無量無邊次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是不是生住異滅? 不過就在生住異滅當中-沒有四相遷滅 這樣所以他的心因為無念-仍然知心相的生住異滅 為什麼? 以與無念皆相等故 所以無念及於有念等 所以叫做以無念等 苦!那太簡易的文字了-你完全解不懂 這還不是參考老祖師們的-這個解說 在下是不能懂的 這不能掠美 是我自己體會的-那我就告訴你 那我體會的-你可以參考 至於這一部分我實在沒辦法 參考老祖師的 唐朝賢首大師的 他老人家說這無念等-就是無念與有念等的意思 好難! 很難呢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可見這有時候 這到底是翻譯的問題-還怎麼樣? 它這麼簡要你怎麼去讀懂? 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是-咱們賢首大師怎麼會懂? 這太厲害了 這要補文補很多才補得出來-對不對? 好!那我們就解釋一下無始 「無始」賢首大師怎麼解釋? 有兩個解釋 我採取了其中一個-不過更引申了 他第一個解釋就是說-因為無明是最細的一念 之前沒有更細的一念了 無明最細 所以在它之前還有沒有更細? 沒有!就是誰? 在它之前是誰? 「真如」了 對不對? 所以它沒有另一念來生它-叫做沒有它的開始 沒有比它更開始的東西 所以它就是無始 這個是就時間立場上來說的 這種無始跟我們一般所認知的 這是指生滅的立場來說叫無始 這跟我們一般所認知的第一因-是不一樣的 因為他這樣就認知-生相無明為第一因了 是這樣子的 或者說真如為第一因-你也可以這樣講 但總而言之 總而言之它是以麤細來講-是它最細 沒有人能再生無明-所以它叫無始 這樣懂嗎? 不過我們一般講的無始-是就時間上來談 所以有一點不太一致 有一點不太一致 那第二個呢 不過當然也可以拿來解釋的 第二個是什麼呢? 他說因為無明-是依真如一念不覺而生的 對不對? 所以真如無始-所以無明也無始 這是就生因講的-真妄的生因來說的 我是依你而生 既然你無始-那我也無始 所以叫無始無明 哇!這樣一講起來的話-就只好講成這是有始的無始 為什麼? 因為這樣你可能會講-真如可能很長…… 那真如與無明俱 真如在某個時候產生一個無明 一念不覺產生一個無明 所以真如這麼長 這麼長 那無明在這裡生出來 所以說這是無始的有始 就有大德 我們的寶靜大師就解釋這樣 可能他也是參考其他古德的 可能不只是他的意見-就這樣講 我比較避免這樣講 因為這樣講會惹來好多質疑 什麼無始的有始-有始的無始 這不是 那有始的無始就叫有始了-對不對? 那從哪時候開始? 這就有一點會引發爭論 所以我姑且就保留這個說法 因為我怕到時候你們去看書-你們看到這個 我告訴你們 我比較保留 我沒有說錯-我只是說我保留一下 因為引生很多其他想法 比如說他又解釋說 阿彌陀佛的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 這種你們都聽過-對不對? 為什麼呢? 因為阿彌陀佛那個無量壽-終究也會滅 滅了之後觀音菩薩才能成佛 是不是啊? 他前夜滅 前半夜滅 後半夜觀音菩薩示現成佛-對不對? 所以他怎麼能叫無量壽呢? 他一定是有量的無量 也是這樣講 不過最好的講法是-阿彌陀就像釋迦佛一樣 於此世界示現入滅-其實不滅 那阿彌陀佛於極樂世界-示現入滅其實不滅 這樣就通透的解釋了兩件事 觀音菩薩怎麼再成佛? 以及他的無量真的還無量-因為他不滅 至於為什麼他不滅? 因為佛的什麼?-十力、四無所畏 他本來就 因為滅與不滅-是你眾生生滅心的想法 是這樣 這樣就一切都解開了 就比如說這種意思 這不必用所謂的-無量的有量、有量的無量 這個有限的無量這樣來解釋 這會語句上面會給人家-很多挑戰的可能性 這是我的解釋-參考一下 參考一下 沒壞處……(臺語) 那麼這樣之後呢 這就是賢首大師所解釋的無始 懂意思嗎? 他說依於真如無始-所以無明亦無始 這兩種解釋我都贊同 不過我還繼續深入一下-剛剛我的那個說法 那大家都一起參考一下 一起去參考一下 好!那麼這樣之後呢 講到哪裡?(臺語) 所以說 因為我們不壞心體的生滅 所以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以與無念相等 所以前面的生住異滅的生-的有念與無念相等 有念與無念相等-不就是生滅與不生滅等嗎? 對不對? 這就是佛的境界了 這有道理 從空出假 「空」實相也 實相者不生滅也 出假-生滅也 對不對? 所以空即是假、假即是空-對不對? 那空假一如-這即是中 這不就是生滅與不生滅-念與無念等嗎? 是不是這樣子?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就天臺來說毫無問題 就天臺的教理來說是毫無問題 只是這裡的文字 寫得稍微的有時候你不懂的話-還真的體會不來 好!很好!很滿意-終算把它解決結束了 好!來!再來 好!再來辰三 寫上去 用紅字寫上去-辰 辰 辰三是什麼? 唸一下 妙法唸一下 是什麼? 明始不異本-對不對? 很好啊 人家他都聽得懂咧(臺語)-開玩笑 今天我問他的時候說 怎麼樣?聽得懂嗎? 你知道他怎麼跟我回答 他一副那種很冷靜的跟我說-還好啦 哇!厲害厲害 只是有一些比較深奧不懂而已 他還補充一句 開玩笑啊 然後好!接著-明始不異本 告訴你說這個始覺不異本覺 其實已經講了 對不對? 剛剛講本覺不異始覺 前面那一段話不就這樣嗎? 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 這就是始覺不異本覺 是不是這樣? 知心相的生住異滅 始覺不就在講-知心相生住異滅嗎? 對不對? 滅那個心相的生住異滅 對不對? 那它與無念等 那換句話說-始覺與本覺不就等了嗎? 對不對? 所以說啦 「而」所以 而……你看 承上句說下來-叫做「而」 對不對? 對不對? 而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 什麼意思? 而此始覺-實無有始覺四相之異 懂嗎? 始覺四相根本沒有-它當下就是本覺 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 四相俱時而有 為什麼四相俱時? 為什麼四相俱時? 因為無念、當下無念 無念你就不能說哪一個是生相-哪個是滅相 哪個是住相-哪個是異相 照說生住異滅一定流轉下來的 對不對? 什麼叫生? 你看!來!我解釋給你聽-什麼叫生? 你看 啊!冰淇淋 生了 對不對? 我想吃 念頭跑出來了-對不對? 生 生 然後呢 住 我要買 我要吃看看 這就住了 這就住了 然後正在吃 嗯……好棒 那個剛剛百分之百的需求性-現在開始異了 再第二口-嗯……好棒 已經從一百分之一百的需求性-降為百分之八十 再第三口-嗯……好棒 這時候牙齒有點酸了 開始呢 那個喜歡感已經開始減低到-剩下百分之五十 因為牙齒有點酸 是不是這樣子啊? 最後嗯……一直吃 吃到不要被師長看到-我吃第二根 這個時候就一直變異…… 這個時候已經從開始的渴望吃 「好好的吃」變異成為-「趕快吃完它」 最後吃完了趕快去刷牙洗臉 肚子有點涼涼的 然後就滅掉了那個什麼?-那個想吃的感覺 不就生住異滅了嗎? 所以念頭一定是先從生-然後從住 再從異-再從滅 這一定的嘛 怎麼會四相俱時呢? 我光這個也想了一個小時 怎麼會咧? 怎麼會咧? 這樣就不叫四相了 啊!搞半天 原來生住異滅不名為生住異滅-這不就俱時了嗎? 從來不生-那還有什麼生住異滅? 這原因在這兒啦 我想了一個小時-你們聽只要一秒鐘 江湖一點訣-說開了不值錢(臺語) 就是這樣而已 江湖一點訣-就這樣 這叫俱時 這叫俱時 這樣了解嗎? 所以說為什麼俱時?-因為通通與無念俱 所以說始覺的四相 始覺的這個四相 就生住異滅來說 並沒有四相的變異 因為 「以」就是「因為」 這個真諦三藏所譯的-《大乘起信論》 那個「以」字都是-大部分都代表「因為」的意思 他都把原因寫在後面 「以」因為 因為這四相-同時與無念相應 所以生住異滅幻化不真 不真 所以雖分四相-分而不分 聽得懂嗎?(臺語) 因為如幻的嘛 我問你 你昨天是什麼時候-被老虎咬死的? 被夢中老虎咬死的 沒有道理 我那時候好像是夢中 凌晨 夢中西元二○七○年的-某年某月被咬死的 那虛幻的時間感-對不對? 你昨天在夢中-幾點被老虎咬死的? 沒有概念 那虛幻的 對不對? 沒有那個時間感-是不是? 所以分而不分 夢中老虎來的時候-你還是跑得很用力…… 對不對?你跑多遠啊? 我問你跑了幾公里? 跑不出幾公里 不知道跑幾公里? 怎麼跑還在床上-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幾公里也沒跑 是不是啊? 所以跑而不跑 是不是這種感覺? 對不對? 所以分而無分 全然是夢中的事情-我怎麼叫你分四相呢? 對不對? 生住異滅四相是怎麼分的?-沒有 是這樣子 那麼這個時候 所以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 什麼叫自立? 無自體性可立叫做無自立 無自體性可立 了解嗎? 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下了這個本 下了這個了 同一覺 始覺與本覺同一覺 所以最後就會歸為一覺-就叫覺 所以覺與不覺-對不對? 講「覺」就在講這個 叫做覺 叫覺 那麼這是在講覺義 生滅門中的什麼呢?-辨覺義 裡頭的丑一是什麼?-覺義 裡頭的寅一是怎麼樣呢? 寅一、略辨始本二覺 最後呢 第二段呢 下一大段 下一兩段要講的是什麼呢?-是本覺 前面講始覺-接著就要講本覺了 我們要進入本覺了 但是時間已經到 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來!我們合掌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