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略釋 14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起信論略釋〉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繼續上到這個-懸談的第拾 組織與科判大綱 首先一、組織 談這個組織大綱的部分 組織大綱講到了三、解釋分 當中的顯示正義 當中三項裡頭的心生滅門 心生滅門中又分兩項 一項是釋生滅心法 第二項是辨所示之義 那麼生滅的心法 這個法分染淨生滅-這樣子 第一項來談-染的生滅跟淨的生滅 這是生滅法 那麼還有染淨還能夠互熏 那麼上一堂課就談到-染淨的生滅談完了 現在我們談染淨的互熏 染淨的互熏 第一他首先就提出來-染跟淨事實上會互熏的 這一點就是最核心的-跟這個唯識學是不一樣 我們一般也真的比較少接觸到-就這一部分來說 他說呢 真如、無明、妄心跟境界-六塵境界 這個會互熏的 首先是我們凡夫-是六塵熏我們的妄心 看起來還有點對-是吧? 我們是眼對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接觸 然後意緣思-呃!這個意緣法塵 然後就種種想法-種種美、醜、好、壞 有沒有? 是不是這樣? 男女貪愛 那個地位、名利-是不是都從這兒來? 那顯然就六塵來熏妄心 對不對?色不迷人人自迷 這顯然就是六塵不迷人-那妄心自迷 這話倒過來講不就這樣嗎?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六塵熏妄心 然後這個妄心熏長無明 欸!這也對耶-這看起來容易多了 比那十二因緣容易-簡單明了多了對不對? 那麼妄心就起種種分別妄想-貪愛執取 然後無明越來越增加…… 有沒有? 是不是這樣? 所以說出家人為什麼要離塵? 為什麼要出家? 出家為什麼-我們不穿世俗的衣服? 不做世俗的買賣 不做金銀的操作 沒有世俗的眷屬關係 不看電視、不聽收音機-不怎麼樣…… 就是遠離六塵 遠離六塵-妄心不生 那麼無明就降低 合理吧 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六塵熏妄心 妄心就是業識-業識就是妄心 那麼再來就熏無明 無明把我們這個真如心-又更加的怎麼?染污了 這種染污-不是這個真如本身動搖了 真如是不可動搖-不來不去、不動不轉的 不是動搖 那就它的表面-被增加了這個什麼? 這個真如的這個波浪性 你這樣想就對了 就是說海浪本來要靜 這個……現在靜不了了-風繼續吹、浪越來越大 真如本身沒有變 我問你 海浪再怎麼大-海水還是水啊 那水性沒變 它的清淨性沒變 對不對? 它只是被外塵溶解在那裡-看起來髒而己 它不是本質上髒 所以你用蒸餾水去餾回來-它還是乾淨的 所以你用修行的蒸餾鍋子-去修它 它那個真如的清淨相還是回來 這樣知道嗎? 但是這是從染污的生滅相說 現在從還滅相來講 我們現在不讓那個六塵起作用-不讓妄心意識做老大 那麼這是無明不動搖 無明不動搖了-但觀無念 修這一念無念為宗 或者我們更進一步的-這個觀一心三觀 欸!那真如心繼續顯發 以法界圓融作我這一念心體 那天臺的修法了 或者是它這個它的修法 《大乘起信論》的修法-但觀這一念無念 我心真如起作用 心真如起作用-怎麼起作用? 越來越分明 一切了了分明 未動妄念之前就降服…… 欸!厲害吧 未動妄念之前就降服 後來妄念起了就弱了-你懂嗎? 羸了!它沒力了 每次還沒起來-還沒冒出頭 就被磴!打下去 剛開始是冒出頭 很大一個浪 然後你說不行 或者我不增加你的力量 它就孤浪一起來-慢慢它就沒輒了 沒人跟它相應 那一念惡心起來-沒人跟它相應 它就消下來 等一下又一念惡心起來 它前心後心隔得很開 為什麼呢? 因為你在靜坐 你在靜坐還有惡心 初學的時候還有惡心 一個惡心起來 貪心 想吃冰淇淋 那貪心想玩 欸!但前後距離遠 它弱了 它不會交結-你懂嗎? 不會交結 交結在那兒最厲害是什麼? 男女貪愛 這一念追一念……-永無休止 而且如飛蛾撲火 那現在我們把念拉開 受、想、行、識 從「想」到「行」之間-把距離拉開來 把這距離拉開來 這是靠了什麼? 身拜佛、誦經、持咒、參禪等-都可以 你受、想、行 真的從「想」-有那個緣想的時候 到了那個內在裡頭-執取的這個「行」 還有行動上的「行」 這兩類「行」通通拉開來 「想」到「行」之間有了距離 這距離是讓你怎麼樣?-讓你真如起現前 是這樣修法 所以你就有機會看清楚 Who am I?-(我是誰?) 我是誰? 就有機會了 那這樣子真如-這就是無念 這就無念中無有生滅相-念念中無有生滅相 所以無念不是不作意-是一直看清楚…… 所以單獨一個惡念起來 下一個惡念還沒起來之前-它靜靜的 男人比女人好修就是因為-女人念念在情感中轉 她幾乎綿綿密密…… 你看到通通是情感 她想東想西還是情感 男人不是這樣 男人有個很強大的欲望-過了沒了 還有一段時間風平浪靜 待會兒再來一個 是這樣 那只要保證下一個不要再來-或者來小一點 你就有看頭了-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第一個百分之百 第二個百分之九十九 第三個百分之九十八 它就越來越-decrease(減少)下來了 就下降下來 你就好修了 所以為什麼古代聖賢-男子特別多 因為他的心性是這樣 他不是那麼染污-他綿密的那個貪愛 有人、女人不懂 她讀《大愛道經》 讀《大愛道經》-她不懂 你們男人也很那個色色的-都很貪愛 對!男人是這樣 但男人來得急、去得快 他中間的平原期很長-平緩期很長 女人不是 她的愛 愛也不敢說太愛 那你說她不愛-隨時都在愛 那就永遠在愛在那兒 從來沒停止 所以她看不到自己 是這樣在難修 會修行的人聽我這話 女人要是會修行-聽我這話你就會痛哭流涕了 妳就不會說我在罵女人 我是好心好意-告訴妳們這樣子的 是不是這樣? 就是這樣修的 是這樣修 那所以說這個時候-真如才能夠熏無明 它做老大了嘛 那問題是我們有沒有? 我們大部分是這樣 我們是起一個大貪念-然後就去經營…… 然後吃下去之後 然後就爽一下之後-就攤在那裡起什麼呢? 起小無明 起小貪愛 要不就生無記 吃飽撐在那兒-生無記 你那無明還在睡覺 還是在睡覺 所以它無明起不了熏的作用 這就是凡夫 所以說初修的大德-他不是說一下就變聖人 他跟我們唯一的差別就是 他也會起貪愛 他也會起瞋心 可是他起來了 他看清楚-馬上就看清楚 一個覺性看清楚 然後在「想」跟「行」之間-拉開了距離之後 他中間那一段距離-平緩期當中 他就開始一直觀察-那真如在哪裡? 真如在哪裡? 他是不作意的 所以不思善、不思惡-不思來去、不思有無 趕快讓那個不思有無的這一念-本然的清淨心一直起作用…… 那他不就在熏無明了嗎? 就差這麼一點點而已 咱們是一個欲望來了-就咚……忙了一陣子 然後忙完了 撐在那裡 然後好像很爽的樣子 然後就攤在那兒 完全不把真如起來作用 就只差這一點 可是這一點就夠大點了 這一點就夠大點了-對不對? 我們平常誦經、念佛、-拜懺、持咒、參禪等 無非就是延長這個真如的作用 清楚了吧 這樣子去坐禪-你看看你就有入處了 就有入處 心猿意馬 你抓不住它 所以你要去誦經、要持咒 你才叫回得了那個真如-對不對? 讓它起作用去熏那個無明 所以你要知道 這個機制要是讓你給建立起來 要是讓你這竅門兒抓到了 哈哈!不得了啊 《六祖壇經》上講 不了自心-修法無益 對不對? 欸!現在了自心了 了自心了 所以這一種人他說他去 他說他為什麼敢說 我這一次參禪沒成就-我下輩子再來 我不去求往生 為什麼? 因為他已經嚐到了那個味道 他那個老大做頭了嘛-那個真如做老大過了嘛 他知道了他就會作用的 下輩子宿習所追-他照樣再回來 不過這個是已經真如的性 真如的熏性-已經強過無明的熏染性 他百分比例持股-股份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了 是這樣子他才能做老大 那咱們這個是什麼? 那無明持股持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對不對? 那個真如只有在現在聽我講-的時候有一點點真如的影子 是這樣 平常那個股份都完全沒有 那你說你不念佛你就掛了 所以這一部論-最後叫你乾脆去念佛 有沒有?就這個原因 就這個原因 這樣了解嗎?-你看清楚明白了吧 所以這一部論可以修 為什麼很多禪宗的人-用這一部論來修 原因就是這樣 所以它清楚嘛 所以它清楚 所以這樣的修法他不怕什麼?-黑暗來 他不怕欲望來 為什麼? 欲望來正好讓我知道-真如在哪裡 因為有比對 只要在「想」跟「行」-拉開距離 那麼欲望一來、貪念一來-的時候 看著它 能看的就是真如 你隨它去的叫做無明 就這麼差別而已 能看的就是真如 能看的就是真如-懂嗎? 知道意思嗎?(臺語) 就是這樣子 那麼好!真如就能反熏無明 所以一切的修行的核心-通通在那裡 通通在真如反熏-第一念的反熏無明 無非就是把「想」跟「行」-拉開的那一剎那 然後拉開這個距離-你不能變無記 你讓真如起作用……夠了-它自己會講話 有兩個原因說夠了 第一、你再找它也沒有用 你只能讓它起作用 你看不到它-你只能讓它起作用 就好像說我可以去曬陽光 我可以去給太陽曬 曬得產生維生素D 但是你不要去看太陽-看了眼睛反而瞎了 你不要去看它-你去給它曬就對了 在「想」跟「行」拉開 不要被這個無明煩惱-所繼續抖動的同時 這是你要修的功夫 然後這個時候再用一個心力-讓那個真如現前 真如現前你是看不到的 凡夫是看不到的-對不對? 讓它現前 你去觀這個無念 那天臺更直接了-不是!更再進一步了 當下一念三千 那麼三諦圓融 觀一念三千的三諦圓融 所以一念三千三諦圓融 剛剛那一念 剛剛那一念 被我放下那一念無明-不也是三諦圓融嗎? 所以連「放下了」也沒有 所以念念之間-通通在真如作用當中 它就是那妄心 就觀當下這一念妄心三諦圓融 能觀即是所觀 這個正在能觀的同時-就是真如起作用的同時 天臺是這樣修的 跟我剛剛先前的修法-又有點不同了有沒有?…… 至少理論上也不一樣 但是通通有那種熏淨的力量 拿這個 由清淨來熏無明這個概念-是可以拿來借用 都一樣是這樣 好!那麼就熏這個無明了 那無明就降低了-對吧? 無明降低-業識也降低 就妄心跟著降低-對吧? 妄心一降低 哈哈!色不迷人人自迷 現在人不迷色-色就不迷人了、更不迷人了 對不對?(臺語)-是不是這樣? 那境界就轉了 境界轉了 那這不就是心淨-然後呢? 國土淨 就在講這個 怎麼樣?不後悔吧? 學這一部論不後悔吧?-有夠棒吧? 這樣子搞定 一生修行方法-至少有個基礎 對不對? 以這個為基再進一步修天臺-那不得了 所以說境界-境界有什麼好怕? 不過當然要有一點底子-是這樣 這一種修持也會牽引你 這種概念也會牽引你-持戒的概念 也會牽引你持戒的概念-也不一樣 持戒一般來講就是怕境界 我不要有犯戒的境界 是不是這樣? 可是更重要是戒心 你要戒那個心 所以即便是沒境界-你在那裡起持戒的貪染 那也是一種貪-也不對 那這種觀念能夠更進一步的-讓你在六塵當中 也更容易能夠看清楚持戒的-更核心的精神要義 這個也要知道 好!來!這四種法-染淨是互熏的 要不就是染生到-去染污那個淨、淨法 要不就是淨有反熏染法 看你的心力怎麼操作 大部分都是這樣-我們都是因為不作意 你懂嗎? 然後色、受、想、行、識 然後包括色也攪進來(臺語) 這五陰覆藏 然後就連續不斷 然後妄想紛飛 然後一直讓這六境、六塵-一直熏我們的意識 然後意識就一直增長無明 我們就這樣子-來累劫輪迴不止的 懂嗎? 今天把這個事情給說破 從那個「想」跟「行」當中-給斬斷 斬斷然後再讓那個真如-速速的觀照現前 是有作用而已 你是不可得的 真如是不可得的 但是讓它作用現前 那就是搞定 所以這就機關就在這裡 那你說那跟我念佛-有沒有關係? 當然有關係 我問你你正在講話……-講得心亂七八糟 一念阿彌陀佛……-心不就回來了 剛開始很散亂-慢慢不就回來了嗎? 回來的時候你再知道-這一念心與諸佛無二無別 不過這個是天臺的 應該說這一念心是真如心 這才是《起信論》的 不要扯到那兒去 這一念真如心 然後阿彌陀佛 真如熏真如 阿彌陀佛……真如不要睡覺 阿彌陀佛-一直念上來 那就是真如熏妄心、熏無明了 諸位!聽懂了嗎?-聽懂意思嗎? 還有你說念佛-你說怎麼樣 名以召德 那個有道德的人-你一直稱念他 你就會自動在你的內心裡-把他叫醒 何況那個有道德的那個人-就在你內心裡 他就叫真如 他就叫阿彌陀佛 對不對? 所以你一直稱念他的時候-會叫醒你的潛意識 那麼懂這個修法的人我告訴你-竟然是道教 道教特別懂這個辦法 道教他們在靜坐當中-可能是天人告訴他的 告訴他說人的身上-每個器官都有一個名稱 都有一個名字 那麼由天人來傳給他們 那麼寫在道書裡頭 你比如說胃-有一個名稱 那你如果胃病的話怎麼辦? 一直叫它 胃大王…… 比如說它名字叫胃大王-這樣 一直叫它 那麼他們道教理論就是說 每一個神-都在管你身上的某一個器官 他平常是睡著了 可是如果你器官生病了 你不去叫他-他還在睡 這就好像說屋漏了 屋子漏-可是他睡在角角 他沒有被雨淋到 等到一切都壞了-他也來不及修理了 因為壞到不能修了-他就沒用了 你等到開始壞的時候-你就叫他 把他叫醒 他自動會去修復 他的概念是這樣 他的概念是這樣子的 那麼他們真的用這種方法-在醫人家的病 不過這已經是等而其次-已經在醫病了 他說平常就要把這些東西-全部叫醒 讓他去觀察、守護 你看看人家的醫病 道教在心外求法-他都懂這個道理 那咱們這一念真如心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 它就是被睡著的一樣 你一直用彌陀佛的聖號-來怎麼樣? 呼念它、護念它、憶持它 它就會醒來 有這種意思 我們比擬上來講有這種意思 所以說印光大師常常講說-如螟蛉子 一直念牠的兒子的名 一直念牠……念到後來-別種蟲子也變成牠兒子了 是這樣子的 這個意思是一樣 那麼真如也是這樣 真如起熏的時候也是這樣 你一直熏-那無明就被你熏成真如 這意思是一樣 一直把它叫醒 所以說你念佛就-你可以講成 就《起信論》立場來講-就是把真如熏性加強 這樣懂嗎? 在這裡的觀念 用《起信論》角度來解釋-是這樣 OK 不是天臺的解釋 好!那麼不過作用是一樣的 兩個解釋作用最後是一樣 但一個量比較大 一個是以法界心為量 一個就是你自心的真如 不及於其他 那再來這個染法熏習-還有淨法的熏習 我們剛剛講了四種法 剛剛我講染法熏習就是-從六塵熏回去熏到真如 把真如熏成染污 這就是染法熏習 我們說真如熏無明-無明最後熏到六塵去 這就是淨法熏習 前面先講四種法就這個意思 這樣了解嗎? 那這樣是不是-就把染淨互熏講完了 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子啊? 講完這裡其實你們文字-自己去看差不多看得懂了 剩下只是專有名詞而已 那麼接著講「義大」 「義」就是什麼? 內在的義涵 那就是釋什麼? 釋體、相、用三大 就對生滅門來解釋-它的體相用三大 這樣了解嗎? 這樣解釋完了之後-就把生滅門怎麼樣? 全部怎麼樣? 說明完畢了-對不對? 對不對啊? 說明完畢了之後 我們剛剛不是講嗎? 心真如門、心生滅門 這兩個門都講完了-最後還要再講一個什麼? 「即生入真」對不對? 也可以講生真不二 真生不二 真如門跟生滅門的不二 我們講兩個-其實最後還是告訴你是一個 不一不異 是這樣 這一定要這樣講的 不然你就抓死了-心有兩個心 是不是? 一個晚上做魔鬼-白天做天使 是這樣 那糟糕!就分裂人格了 是這樣 不是的…… 煩惱即是菩提 所以說任何人 哪怕你現在坐在電視機前面-你是江南大盜 你都要相信我-你會成佛 你不要小看自己 不要呢 現在如果你正在擦槍的話-趕快把槍寄給我 不……寄給警察 不要再玩它了 當下就是怎麼樣?-當下你就會是如如佛 所以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說著玩的 這是有理論的 OK!好!那麼這就是什麼?-即生入真 即生 當下 當下你不用等 你也不用看誰的臉色 你只要一念願意做好人 你不用等-現在就是 不用吃任何的藥丸 不用誰來跟你證明 那麼你現在就是 這就是《大乘起信論》-最重要的信 我 「我現在就是」就這個觀念 「我現在就是」就這個觀念 你看看……-這多強大的那種修道的意志 那給人多大多大的怎麼樣? 那種力量跟精神上的那種支持 有人生意失敗 老婆跟人跑了 留下這兩個小孩-都不曉得怎麼帶 然後帶著想 大寶、小寶-來!跟爸爸走吧 爸爸!去哪裡? 你不用多問-跟我去就是了 去到那邊 巧克力、冰淇淋盡量吃 吃一吃 車子一開就往海裡-一直往海岸邊一直開…… 就跳河了 整個這樣咚!下去了 你只要記得我說這一句話 當下有一念真如心 小孩子也有 你為什麼不想一想 生命這麼樣子的寶貴-你能夠利益多少人 你不要以為你苦哈哈的 你只要留著活命-一切都有機會 因為真如心-你跟我沒有什麼差別 你跟佛沒什麼差別-只是沒人告訴你而已 沒錢!沒錢沒什麼 沒錢沒什麼好大不了的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我們就好好賺錢 我們去申請破產 我們每個月賺了多少錢 除了生活費扣下來以外-我就還你 就這樣子而已 是不是啊?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這個 生命就是因為-太多人不了解有真如性 所以糟蹋生命 那還有一種人是怎樣? 聲聞人 他不懂有真如性 所以犯了戒-沒救了 有沒有?這種觀念就來了 他一定的 這牽涉到他對戒律的看法-就是這樣來的 大乘為什麼敢說他有救-就是因為這樣 你再怎麼染污、再怎麼犯戒-大不了就是無明染污而已 是不是這樣? 你真如染污不了-真如還在那兒 你為什麼叫他去死咧? 所以說大乘人 當我們在問老人家說 老人家!那個他-犯了那個第一重罪 那個還可不可以出家? 當然可以啊 只要不講經就可以了 繼續出家沒關係 你在旁邊下來你就懷疑了-怎麼會這樣? 那不是戒律上說不可以嗎? 那你就是當分小乘-你才這樣看 你就沒個格局嘛-是不是這樣? 當然要懺 當然要慚愧 當然也要有所限制-等等這一些的 可是在這裡有個轉圜餘地 這就是大乘法 所以大乘經典處處說 乃至於你誦什麼咒-拜什麼〈方等懺〉 這個四重罪可以消-那不用下地獄 原來就是這個-有這個理論的 不過我講這樣-你不要去幹 你最好不要去幹 我只是說已經不小心-還沒懂這個道理之前你就幹了 那麼我說你還是有救 我可不是說聽完這個道理-你就安穩了盡量幹 我不是這個意思 絕對不是這個意思 要這樣做那你自己倒楣-我不負責任 我不是這個意思 對不對? 諸位!就是說這就是大乘法 所以大乘法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機會 充滿了勇猛的機制 所以龍樹菩薩才會說 大乘人修行-千軍萬馬往前奔 聲聞人修行-單獨一匹馬往前拉 所以說要修大乘-怎麼會修小乘咧? 怎麼會迴大向小咧?-現在台灣很多人是搞成這樣 迴小向大都來不及了-還迴大向小 對不對? 所以要懂這個意思 所以有這個觀念了 你如果正在忙著蓋廟-正在忙著印經 正在忙著做事 或者師父叫你做東做西 你就不要老想著-我都沒修行…… 你沒修行 你現在正在想「沒修行」-你那個真如就睡著啦 你應該這樣想 我用真如心來做事 雖然我有點累-但是我的真如在那裡 我真如在那裡 我要知道 那靈靈覺覺本然朗照 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我應該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想」「行」之間也要拉開來 不要因為做事而起顛倒 不要因為做事得好-就歡喜到忘我 也不要做事情不順利就厭煩-然後就要躲避 都不必 這不是我找來的嘛-那就隨緣做 做完就忘嘛 那麼這個隨緣的當下-就不執不著了嘛 那不就是讓真如起作用嗎? 那真如起作用-我如幻的修了 後面所說的什麼呢 戒、忍、進 還有呢 還有施 你看如幻的修了這樣 那我懂這個道理-那不就是止、那不就是觀嗎? 那不就是五門嗎? 我正在做事修五門 你看看…… 難怪 難怪那個西藏有一部傳記-就講到說兩個師兄弟 那麼一個很會講經、很能修行 可是做師父的侍者-他嫌太麻煩 他就趕快到遠地去-去閉關修行如何 那另外一個-看起來土土的、傻傻的這樣 一輩子跟著師父做侍者-做二十多年 後來最後師父要入滅的時候-就跟他講我將法傳給你 我最深秘的口訣-已經在你身上了 師父!我什麼都不懂-我只是做你的侍者而已 我怎麼會有得到你的-深秘的口訣 他說是的!這就是深秘的口訣 我師兄是不是-應該回來接衣缽? 他說你師兄還差你一成 果不其然 回來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辯經 他那師弟就是看經-就好像豁然理解那樣子 然後他師父告訴他幾個咒語-他很快就相應得利益 後來師兄來跟師弟要那個口訣-怎麼修修不起來 就像密勒日巴 當時偷偷由那個馬爾巴上師-的太太給他那個口訣一樣 怎麼修都修不出暖相來-意思一樣 意思一樣 對不對? 所以說這樣子的這種-真如的概念 讓你念念任持這種觀念 讓你勇於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緣起 那如幻的做完-如幻的放下 如幻的放下-如幻的忘記 那所以說有事而來不怕事 沒有事情不找事 他自自然然的 自自然然的 所以從這個立場上說 天臺宗就有人講說 智者大師說-領眾損己、利他損己 這是大師為了慈悲後世的人-不要只是好樂作領眾者而說的 這是智者大師的弟子們-後來解釋了這件事情 就是這樣來解釋 這樣就了解了 好!那麼這是總結了-關於體、相、用三大 還有即生入真 尤其講到即生入真-就講這個道理 就在生滅當中入真、真如性 就在講這個道理 所以《大乘起信論》在這裡頭 也給中國的大乘-注入了很重要的什麼呢? 現世人生服務社會的這種性格 也確實是有 也不叫你服務社會-就是於現世當中怎麼樣? 不予排斥的這種性格 也確實是有 這跟什麼 這跟那個聲聞法-一切以講出離、厭離 那是不一樣的 你看到 所以理論的不同-一定形成了性格 修行性格跟那種氣度的不同 諸位看到了 好!接著那麼顯示正義-講到這裡了 可以說將真如二門 生真二門 生滅門、真如門 通通綜合完畢之後 已經在解釋門顯示正義當中-顯示完畢了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沒有什麼好可以再顯示的 A、 B-然後A與B相即相入 那這樣就講完了 這一定的 一定在這裡講完 講完之後接著呢 接著再講 有人邪執 聽錯話 把看經典看錯了 做了錯誤的執取 讓你永遠隔礙於這個-生滅即真如、真如即生滅 那麼真如是有始無終-生滅是無始有終 你看不到它 你不了解它 在這種情況那麼就是種種邪執 所以要有種種的對治 那一切的邪執-不外是人我見 執著人-人見 還有法執-法見 人見跟法見 人我見跟法我見-就是所謂我執跟法執 簡單講就這樣 自我執著跟對法的執著 無非就這兩種邪執 那麼他就分別破這兩種 首先有提到了人這個我執 就人我執的破除 五種相 五種對治 五種相及對治 還有法執 它要有所對破 這樣子就為了要顯示那個正義-你得要破除邪執 在這裡講了 看到沒有? 看到沒有? 所以前面的正義-只是讓你去理解 也從理解當中-讓你知道修行的竅門 現在就接著告訴你-你怎麼會不理解呢? 你怎麼會-修不上那個竅門兒呢? 因為你有我執、有法執 懂嗎? 懂嗎? 然後所以要破除它 是不是很嚴密? 講這樣是不是很好-對不對? 講完了呢 講完了就說-那你已經能破除了 接著就讓他怎麼樣? 發起道心的相貌-會是什麼了 對不對? 那你…… 他告訴你發起道心的相貌 那你才知道-我現在是不是修對了啊? 對不對啊? 是不是這樣? 那老是沒那個相貌-沒有那個暖相出來 沒有那個證相出來 暖是在證之前有所暖 「暖」溫暖的暖 好像鑽木取火要暖起來一樣 那麼沒有那個相-所以要分別 分別就是說要解析清楚的意思 解析清楚這關於這個-發趨道之相 發起趨向於這個正道的相貌-是什麼 那麼好!你看 無非就「信解行證」-看到沒有? 看到沒有? 下面有三種相 三種相其實是四種內容 第一是什麼相? 信成就發心 有沒有? 你怎麼樣發起信心的呢? 信心成就是怎麼樣呢? 這十信位了 這裡頭有三心四方便 有三種心 這三種心事實上是信心成就 要讓他成就-要用三種心 要用三種心 其實信心成就有三種相-這沒寫在這裡 那麼萬一你起不來-你要修三種心 要修這三種心-你要用四種方便行 就三心四行 直心、深心、大悲心 什麼是直心?-直念真如 就我剛剛講的 在「想」「行」之間拉開之後-讓你的真如現前 懂意思嗎? 但觀無念 念無所念 念無淨相 就觀這一念心的不可取、-不可得、無有淨相 無有因緣相 無有生滅相 不動不轉 是這樣 那這叫直心 其次是什麼? 深心是什麼? 深心 廣修種種的什麼呢? 福報、因緣、布施等等這一類 你看看 世間善法因緣要去做 所以我不是一再講嗎? 你沒有那個福報 你沒有為了眾生做一點事 你說你是怎麼修 就像剛剛那個師兄一樣 我剛剛講那例子一樣 那個師兄一樣 你連服侍師父-你都不願意服侍 你當然想得聰明-你要趕快去修、深山去修 怎麼樣 你沒有那個福水-來滋潤你的智慧 就缺這個 所以說經上也講先懺罪集福-而後親近知識 就是住依大眾就親近知識 然後最後才正念正觀空性 意思一樣 你看處處經典都旨歸如此 所以諸位!住依大眾 於大眾當中修種種的福報-懺種種的罪 然後有師長願意罵你-願意教你 那大好不過了 今天到道場去 只要是男眾 憑你們這樣晃了晃了去了 哇!人家都奉為上賓 對不對?是不是啊? 尤其又說讀過什麼佛學院-又從那裡來 吃香喝辣 你不信你問那個普潤師父 當時他自己行腳走在路上 呴!呴!呴!多好過(臺語) 私下問他-你就知道了對不對? 他是不會這樣做啦 只是說他知道會是這樣狀況 那麼好!你看這就 所以說你要了解住依大眾 於大眾當中彼此歷練-互相增上 然後廣修福報 那互為善知識等等這一些的 那你就有機會了 真的是會(臺語) 真的一樣有機會 你現在聽經-你不就是正在正念空性了嗎? 而且空而不空 所以這樣 最後大悲心為本-對不對? 起於眾生不忍之心 哇!這不得了了 所有前面所做的一切-通通會入大悲菩提 是不是? 完全的真如 因為真如自性-絕對是同體大悲的 你就與它的性相應 而大悲心者 菩提心者以大悲心為本 這我們講〈菩提心修要〉-有講過對不對? 那你現起這個大悲心-你菩提心就有所本 那你就上求下化 而且大悲心現起-就跟著菩提心現起 這叫做什麼菩提心? 這叫做相對的菩提心-對不對? 慢慢的 絕對的菩提心-與所謂的真如自性 或者說天臺宗講的法界心相應 法界性相應 這就是所謂的-絕對菩提心就現前 是不是?勝義菩提心 是不是啊? 世俗菩提心 世俗諦的菩提心-跟勝義的菩提心 你就生起勝義的菩提心來 這最後就成佛 諸位!所以是這樣子的 所以直心、深心、大悲心 所以你要知道-大乘與聲聞乘的差別 不會只有一個大悲心有無-來做分別的 空性見解都一樣 哪是這回事 當然不是這樣-對不對? 這裡顯然就看到了-它不過是三者之一而已 是三心之一而已 有沒有看到? 它一定要有一個直心擺第一-對不對? 反而是空性見 大乘的空性見-或者叫大乘的真如見擺第一 這是聲聞乘絕對沒有的 諸位這樣了解嗎? 所以我曾經 反正就是我有這個經驗 我聽到人家這樣講-我就覺得很疑惑 事實上經典上不是這麼說的 事實上大小乘-絕對有智慧的不足的 不是只有大悲心有無-而且何況 因為如果講大悲心有無-這也很嚴重你要知道 那外道也有悲心 世俗菩提心、世俗大悲心 那也有啊 相對應的大悲心嘛 依境對緣-而產生那種不忍人之心 那連孟子都講了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對不對? 惻隱之心怎麼樣?-人皆有之 那還得了 那這樣的話-大、小乘都沒分別了 所以說絕對不是這個意思 好!這個三心 那麼四方便 行根本方便 能止方便 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還有大願平等方便 大願平等是什麼? 就是菩提心願 那就是菩提心願 菩提心願才叫大願 就是欲一切眾生皆成就 就真如自性 能夠恢復真如自性 好!那麼這個到時候再說了 好!那麼信成就發心 再來怎麼樣? 解行發心 前面是信 那麼再解行 再來就證 「信、解、行、證」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 依信發解 依解發行 依解發正行 正行起證境 那麼就能夠證發心 解行發心是三賢位 證發心-因為得證而能夠發心 三種微細的心 真心、方便心跟業識心 這是在十地位的時候-他才有三種微細心 不過講那一部分-就比較跟我們沒有關了 重點在信成就發心-是我們比較要用到的 諸位這樣了解嗎? 好!那麼這麼知道這樣 這叫分別發趨道相 你看看它在解釋分裡頭-是不是很嚴密? 首先顯示正義 最後破除邪執 再來告訴你證相是什麼?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在顯示正義當中-已經有教修心方法 其實就已經有解有行 那怕你有障礙-所以要破除邪障 然後再來這個…… 然後破除這個邪執-最後發趨 分別發趨道心 這已經到了有證相了 如果沒有-再補加強 在這裡再說到了補加強 比如說三心四方便-有沒有? 是不是這樣子啊? 就在這裡加強 好!所以整個解釋分-內容很嚴謹 有沒有? 看到沒有? 是不是? 剛剛好就是這些內容-不多不少 好!那麼接著呢 這就是論的表相-論的表現就是這樣 常常在邏輯上是很完整的-這樣 好!接著修行信心分 這個是對於那個信心-還沒有再加強的人來講 再補強一次 整個再補強一次 那麼就是要修四信 你就是修不起這個大乘起信 那怎麼辦? 要四信 所以我在講皈依 我不是一定跟你講一件什麼? 講一個什麼? 皈者有兩個歸-對不對? 翻邪歸正 還有一個什麼? 歸返自性 有沒有? 這就是在皈信真如 這就講四信 所以我在講三皈-其實講的是四信 再來就是要信佛、信法、信僧-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就是這個意思啦 這樣知不知道?(臺語)-了解了? 這就是四信 一定要再修回這四信 這就是三皈依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這裡-一年只給它辦三次皈依? 每一次辦我都很慎重 都要一講再講、重複講 我自己也是修一次 我自己再觀一次 那麼讓這個人來-一來就種下四信 簡單講就是這樣 最難信的是信那個真如嘛 就是要講這個東西 你們聽過好幾遍的人都知道-是不是啊? 就是講這個 皈跟依各有二義 裡頭的第二義的皈-一定是講到歸返自心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有真如心-你有佛性 就講這個事 那麼四信 這就是對初學的人來講-一定要先建四信 再來發五門-就五行門 你看看 你看 施、戒、忍、進、止、觀 這不就是六度嗎? 對不對? 六度他把什麼 他把止跟觀合在一起 他把禪定跟什麼?-般若合在一塊兒 這不就六度-對不對? 是不是六度? 所以大乘一定修六度 大乘一定修六度 只是他的說法不同這樣而已 說法不同 那最後呢 念佛方便 前面四信掛 然後五門也掛 最後你剩下這一門 這一門再掛-你沒救了我告訴你 所以說你看《大乘起信論》 竟然明明白白的-把念阿彌陀佛擺進去 所以你說念佛法門-你還要懷疑? 你還要笑它怎麼樣那個這個的 那就怪異 那當然又有人更扯 他說沒有啦 那是在退、防退的時候-他力門啦 那個法門不好 你真的是很扯 用了一大堆方法都搞不定 這個方法能夠搞得定 剛剛好說明這個方法很厲害 是你要知道 那個很強的人-用了別的方法就可以 那個很弱的人-用了這個方法就能搞定 代表什麼? 代表這個方法很強 你知道人弱法強-人強法就弱 這你要知道 因為那個眾生太顛倒-只能夠用這個法門 恰恰好告訴你這個法門夠強 有夠力(臺語) 有夠力 你懂意思嗎? 是這樣 所以現在眾生真是顛倒 他說那是那個差勁的人修的-所以我不要修那個法門 那個法門好像很差勁 錯了!人差勁-剛好法門強勁 人強勁-法門差一點無所謂 是不是這樣子啊? 人就是有能耐 我都跑很快-我騎腳踏車就能贏過你了 是不是啊? 那你人很弱-我得開汽車我才能拼過你 所以汽車不是強過腳踏車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傻呼呼的 現在竟然有人說-他因為這個原因不念佛 你說它是偽造的法門 那個什麼不能修的法門 所以你不念佛那我沒話講 對不對? 是這樣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又不能太極端 哎呀!千經萬論讓給別人去論 那三藏十二部讓別人去部 我只要一句彌陀念到底-什麼經論都別學 這個說法又太過了…… 這又顯得又太小家子氣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好吧!即便這樣-你那句佛號你念得好嗎? 又念不一定好 所以我們是不妨教學天臺-行尊律儀、住依僧團 那麼這一些功德通通修歸淨土 我覺得這樣子很好-是不是? 那不妨有因緣學學大乘法門 是吧?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但是學了不忘本-修歸淨土 修歸淨土 去閉關、去誦經、去做事 煮飯菜、端餐盤 那麼洗廁所 通通怎麼樣? 懺罪集福 發起真如正見 最後念佛收歸 念佛還是要念真如 所以說防退方法他力門 最後是勸修利益 有信受得利益 毀謗得重罪 最後結勸勤修 這三大項 這很容易理解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很容易理解 剛開始告訴你-這信得利益 信這個法門絕對得利益 對不對? 你產生了很強大的修道意志-而且你清楚怎麼修那個心 哪怕最後修不起來-你也能用這樣真如心來念佛 跟天臺念佛不太一樣 但是還是一樣-至少能夠用真如心來念佛 很棒!修歸自性也是很好-是這樣 對不對? 這是得利益 那反過來你不信 你不信那你就不要毀謗 你毀謗-重罪 對不起!不要說我沒告訴你 也不是我恐嚇你 因為你是毀謗在法界當中 你等於毀謗三世一切諸佛-對不對? 這三世一切諸佛之母 真如心 一切眾生沒有真如就不能成佛 那你毀謗三世一切諸佛 對不起!那你罪很重 不要說我馬鳴菩薩沒告訴你 是這樣子毀謗有重罪 最後你不會毀謗了 那麼我勸你多修 無論是信心堅不堅固 無論是你是大菩薩-還是初修的人 勸修得大利益 這樣來流通 你看看!整個《大乘起信論》-講到這裡是不是很爽快? 聽到這裡是不是很爽快? 是不是把它完整的聽清楚了? 如果聽不清楚 這個小時到上個小時的-這兩小時的光盤再多聽幾遍 保證你有大收穫 那麼能夠總持 接下來我們再細細的-隨句隨句的這樣子的來理解它 那我在想就是順風揚帆而下-順水而下就容易了 而且綱舉目張 我們前面這懸談的辛苦-就值回票價 我們今天就談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