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略釋10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起信論略釋〉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談到-五重玄義的釋名 釋名談到這個關於-《大乘起信論》那個「論」字 跟大家再多做一個說明 一般我們比較少注意這個問題 那我們所以多說一些 論有分成兩大類的論 一個是釋經論 一個是宗經論 「釋經」我們顧名思義 解釋那個 解釋那個經典 那麼釋經論 那宗經論就是以經論的 以這個經或者一部論的-主要精神為宗旨 那麼論主有所組織、有所發揮 釋經論主要是解釋那個經或論 主要是解釋那部經的 那麼宗經論 是主要是依經的精神為主-然後論主有所發揮 這有個根本的不同 這樣先了解一下 那接著我們再看 關於宗經論 就是依著經典的根本義 那論主有所發揮 這個時候就又依什麼呢? 我們說宗經論是什麼呢? 是綜合經典之教說-進行整理、重組、演繹、判別 以貫串總攝佛法之深義為目的-之謂 它是綜合經典之教說 可能是一部經典 也可能是多部經典 但是我總是綜合它的-我對它的了解 跟一般來講-釋經論就不是 釋經論是依著經上面怎麼樣說 那我就按照那個順序-這樣來說下來 那宗經論就不一定了 它可能就特別發揮經典當中的-某一段什麼樣的意思 然後去發揮 很有可能 這個發揮本身-它不是為了要解釋這部經 這部經的一個整個的意思 我從哪一段或者 或者好吧 整部經吧 整部經的組織我重新把它後面-前文、後文 我重新有個組織的看法 然後我論主有所發揮 這是不太一樣的 那麼所以它說-是綜合經典的教說 可能是一部經典那個教說 前後把它綜合一下 很大一部經 是不是啊? 那也可能是很多部經-我綜合 都可能 那麼進行-整理、重組、演繹、判別 那麼貫串總攝這個佛法的深義 諸位 這個跟什麼抄前著後-什麼會集本 這完全兩碼子的事 人家它是論 它不是 它不是在那-這裡抄一段、那裡抄一段 重新組合-說也叫經 那死人了 不是!人家那個是 他是在做論 擺明了就是作者是我 那沒問題 這樣諸位了解吧? 那個是不同的 好!那麼例如《大智度論》、-《唯識三十論》等 像《大智度論》就是明白的-針對著《般若經》 那麼它有所什麼? 有所說明、有所發揮 不過你可以看得出來他老人家 可不是按著那個《般若經》的-前第一分、二分、三分這樣子 一品、二品的這樣下來 他去解釋的 他可不 他重新整理 他重新立什麼呢? 章節 那麼他把他認為-經上面各處所說的空 那我把各處所說 那好!我在空這邊-我重新說一遍 那麼空有各種空 那麼布施 布施 經上各地方講到布施 那我就布施有各種布施 他重新整理了-明顯的就這樣 那《唯識三十論》亦復如是 對不對? 那所以這樣子的情況 對於那個思辨 一向喜歡思辨的人來講 他會看論方便 他把類似的觀念都集合在那兒 有論師先去做整理好了 那這有邏輯性-比較清楚 在某個意義上-小乘的論也有這樣 《俱舍論》就是這個很明顯 他幾乎是重新整理了-說一切有部的很多經典 跟他們後來衍申出來的教說 他重新再整合 這裡頭《俱舍論》 像《俱舍論》這樣的大論 他不只是整理經 他還整理它之前的論 之前的論 《攝大乘論》也是這樣 那也是又整理了經 也整理了之前的論 是這樣 那就形成了又另外一部論 這都是一種重新整理 那有一個一貫脈絡 那個論主或者主編的人 甚至於好幾個人一起編 那麼主編的人-把這個主要的綱目立下來 各人再去怎麼樣? 就個別的章節去表現 然後再由中間主編的人-再去整合 也有這種情況 這些基本上都算是一種宗經論 它不是單經 單獨的某一部經-我去解釋它這樣為主 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佛陀講經是應機而說 他不會說得這麼樣-從頭再重說一遍 他不會這樣 論呢? 跳開了這個-聽者的那個特別的意思 那特別的那個背景、根機 把整個道理-邏輯性的完整的這樣鋪陳 這是不同 不過你不要以為這樣看論好 這也不一定 中國佛教很特別 中國佛教不宗論 宗經 宗於經 你看幾個主要的教派 通通有它根本依的經 依的論不能說沒有 但就是聊備一格 天臺宗最明顯 他說他也 天臺宗也依-《中論》、《大智度論》 但是核心還是《法華經》 那麼這個法華的三經 主要是法華三經 還有《涅槃經》 那當然建立教理當中-還有其他的經典 你比如說這個《纓絡經》 那都是依經 華嚴宗也是 它沒有依論 它沒有依論 建立宗派是這樣 這跟印度還有西藏-他們很重論這個情況就不一樣 情況不一樣 像馬鳴菩薩在傳記裡頭-就被記錄到說 他也被邀請去結集那個什麼? 《大毗婆沙論》 你看他們做的是論 重新結集竟然是結集一部論 這顯然就是整理當時的思想 論 當時的那個什麼? 論文 被當時的出家人所認可 諸位這樣了解 好!那麼宗經論是這樣了 不過依於 這個依於 亦因所依的經典多寡-還依用方法的差別分三類 哪三類? 通申論、折衷論 還有這個別申論 通申 顧名思義 通泛的申論 也就是說博採眾經-是平等均用 未有明顯偏重之經典 像《大智度論》-就多少有這種意涵 《大智度論》-它是博採《般若經》的內容 但你說它-依哪一部《般若經》為主? 《般若經》好幾部 哪一部? 這個都很難說 你也看不太出來-有明顯的這跡象 博採眾經 那麼依著他自己的需要-的結構 哪裡有-我就取哪裡 哪裡有-我就取哪裡 懂嗎? 這個好像是論主自己心中-已經有個圖像了 那麼再以眾經來註解 是有這種意思 來補足 平等的均用 這叫通申論的宗經 宗經論當中的通申論 那麼一種叫折衷的 那是什麼? 它也博採眾經 不過對不起-這是有一部經為主要 為主要 那麼其他的來輔助 你明顯可以看出這個 他的核心思想顯然就那一部經 那另外的呢 別部經來輔助 所以說這b是什麼? 雖亦廣泛參酌、採用-眾多的相關經典 然以其中單一經典-為主要的理論依據 而組織整合成-一綜合教理系統者 這就有綜合性 它單獨採一個為核心 然後又廣採其他 那麼呢 《大乘起信論》被賢首三藏 或後來有一些大德研究 他們就傾向於說 《大乘起信論》屬於-折衷論的一種 認為它核心是採取什麼呢? 採取這個《楞伽經》 那其他的什麼《華嚴經》 這個《維摩詰經》 《楞嚴經》 這個《涅槃經》都有引用 所以它屬於折衷論 然而也有人認為不 它應該通申論而已 也有這樣認為的 也有這樣認為 那也有認為是別申論 下面講到別申論 所以一部《大乘起信論》-也被人家弄成到底是怎麼樣? 那三種論可能都有 都有人認為 所以這一部論 反正很多種角度就對了 研究起來你還真的要很小心 不然這個人那樣看法-那個人這個看法 但是賢首三藏卻是認為-它是屬於折衷論的一種 好!再來就別申論 別申論是什麼呢? 以單一經典為主要的理論依據 那論主依之而建立-自所體悟之理論見解 這個也是以單一經-為主要的理論依據 那也沒有博採其他經 它就單一 那麼以它為主要的-核心的理論依據 然後剩下來的-就他自己有所發揮 這有所發揮當然也是可能 也不是說可能 應該也都看了其他經典 不過你很難說出-他依了哪一些經典 是這樣 就不是很明確 其他經典-好像也沒有他這些觀念 不過就哪一部經典-明顯看出來有他這個觀念 其他的沒有 那就是論主自己的發揮 但是他總是有所本 這樣懂意思嗎? 那這個你會認為說 那這樣跟前面釋經論-有什麼差別? 當然有差別 釋經論是以解釋這一部經-本身的意思為目的的 現在這個通申論裡頭-是屬於宗經論 宗經論是指-發揮論主自己的看法 這不一樣 經有經的意思 你只要按著經的意思 頭頭尾尾的 或者前後整合的這樣來說明 整個把整個經典的意思-把它深義把它表彰出來 那這個叫釋經 那麼宗經的話 基本上-是以論主自己意見的發揮 只是說他總是有經典的依據 依據的方法不同 最後這種方法-別申論的方法是說 我就抓著經典的某一個核心-而已 取它那裡 其他通通是我自己發揮 這樣懂嗎? 那還是發揮他自己的概念 還是發揮他自己 所以說這與前面的釋經論不同 在於此類論者 雖亦宗依單一經典而發揮 但重要在建立自所體解之論點 而不以申論該部經典之深義-為目的 這樣聽懂了嗎? 聽懂了嗎? 好!那這就是屬於論 所以《大乘起信論》是一部-綜合性、折衷的宗經論 它以什麼呢? 發起對唯一佛乘的圓常正信-為主要論述的內容 那麼這樣子這一部論我想-證明釋名字這樣就夠清楚了 再來就辨體 辨體 其實五重玄義當中 各部經當中體最一致的 那就是這個 呃!不是 五重玄義當中各經典-內容最一致就是那個體 大乘經典通通以實相為體 這是有大德這麼講 不過你也總不能這樣 那每部經都是實相為體-那還判什麼? 判什麼體呢? 辨什麼體咧? 所以說還會依著這文的不同-它的說法有所不同 體者 什麼是體啊? 乃一論之主質、根本思想-之所依 為全論所歸趣之中心理體 內在的一個理體 全論所歸趣的內在的理體 前者釋名 名為能詮 今者釋體 體為所詮 一般而言大乘經、論-皆以「實相」為體 然依經、論所談的內容之不同-而有種種的異名 本論乃以「一心真如」為體 我們在前面講到了這個-這一部論的中心思想的時候 有沒有? 有提到了 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以一心開二門這樣子一個組織 這個一個是生滅門-一個是真如門 各有司職 各有它的表現的功能 然後展現出-聖道跟凡夫道的現象 跟理論的內在 還有從凡夫到-修向聖賢道、成佛之道 這過程當中的因果 這一切的核心 通通建立在你得相信怎麼樣?-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有二門 二門不是兩個分開的門-是兩個重疊的 真如門 然後不了真如-方為生滅門 是這樣 那這樣子真如還在 這就好像海 那麼起風有浪 浪現前-海看不到了 不過海還在 海就在浪當中 生滅門現前 真如門凡夫是看不到的 但是就在生滅當中看到是真如 這樣我們修行才有機會 參禪才有可能 參禪大部分的 很多人參禪是在參這一件-這個事 那才有可能 不然凡夫哪裡有真如? 那麼好!所以顯然這就是-以一心真如為內在的一個理體 如果沒有了這個 下面整部經 不!整部論都不知道在說什麼 就沒得說了 這個都沒有 那一心沒有二 沒有一心就不會有二門 沒有二門就沒有三細六粗 那沒有三細六粗 也就沒有所謂的-怎麼樣去四信、五行 這裡就講到四信跟五行 要信真如、信佛、信法、信生 五行那就差不多是精進、-禪定、般若這樣子的行 乃至於要修無念 這都沒有了啊-對不對? 所以說它內在一切論都指向 都歸趣於-這樣子內在的一個理體 理體就是內在的一個精神中心 一個基本的假設 或者可以這麼講 基本的理論 不能叫假設 佛經裡頭沒假設 那就基本的理論 那就是一心真如-這個為體 那麼一心真如 真如即是實相 所以說以實相為體 它也是實相 真如就是實相 什麼叫實相? 就不假造作是本然如是 大乘佛法跟聲聞法有不同的-就是大乘佛法勇於建立實相 就一實相印 符合實相那才是大乘佛法 那什麼是實相? 其實就是這一念真如心 談的 大乘佛法談的都是這個 好!那麼這樣要了解 這就是《大乘起信論》的體 那麼再關於這一念真如 一心真如 這一心 這真如之體 你為什麼不講一心生滅呢? 因為生滅有時而窮 是以真如為根本體的 我剛剛不是講嗎? 你不能講 你講海還是講浪? 是海永遠在-還是浪永遠在? 是海永遠在 不會是浪永遠在 浪是一波一波來-一波一波消 是不是這樣子啊? 常常永遠在那兒的是海 同樣道理 一心二門 重點在這一心 那問題是什麼樣子的心-是能起二門的心? 然而在二門當中 還是以真如門為根本 所以說就是真如之心 那麼什麼是真如? 下面就接著有一些說明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 這一念心性 我們吾人現前這一念心 非肉團心、非緣影心 非思慮、非分別、非能所 那麼圓常湛寂-寂而能常照 又能了了分明 這故約「真」也 為什麼用「真如」這兩個字-來描述咱們這一念心? 他現在就在解釋這個事情 其實一念真如 一心真如-不是一念真如 一念是天臺常用的-專用的用法 這裡只是 一般通用是講一心 一心真如 為什麼一心真如? 這一念心 這一心 這個眾生的心即是真如心 現在那好了 那就說眾生即便是在凡夫-他那個真如性也不消失 那麼現在他就開始解釋了 解釋為什麼心是真如? 下面這段話就在解釋這個事 最好大家要用一點心-去體會一下 因為這個是蠻重要 要參禪 如果這一段話 這一段跟下一段你搞不定 那參禪就是瞎耗 那天臺宗也可以參禪 天臺宗參禪照樣參 它參得更深 但是用的方法跟這個-以這個為基礎 以這個為基礎 但不以這個為結束 你得要弄清楚 不過如果你想要修天臺宗-你得要先懂這個 那參禪那更要懂這個 你不先懂這個-你參禪沒得參 你不曉得往哪兒去 那天臺宗的話是懂這個之後-才再進一步了解一心三觀 那麼以這個為方便 以此為方便 也可以趣入 好!那我們稍微要了解一下 首先就是說 既然要信這一念心 那這一念心長什麼樣子-你得懂嘛 就這麼簡單 整個《大乘起信論》-有用解釋分當中 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講解釋這樣 那現在這裡就是把它濃縮 濃縮的談 你先懂了 等一下入文你就容易了 吾人現前這一念心性 這一念心不是肉團所造 不是這個心臟的心 那也不是什麼-腦袋瓜子那個緣影 緣影是什麼? 六識所緣之相 前五識所緣-很容易理解 眼 眼見色 耳聽聲 鼻聞味 舌嚐 鼻聞香 舌嚐味 然後身接觸 然後意呢? 意緣塵 意想法塵 意想那個法塵 那就有個概念 那個意所緣的就是個概念 概念懂嗎? 概念 黃色 什麼車? 冰淇淋 我講這個話-你就你說這個、那個 就想法就出來了 這就是所謂的緣念一個概念 所謂的緣影 心不是那個-看到東西的那個感覺 那個能看到東西的那個 不……看出來東西的那個感覺 也就是你看了之後 是不是在第六意識當中-產生一個分別的想法? 那就是緣影 眼看色 然後你的第六意識-就有一個色相在那兒 耳聽聲 你的第六意識-就有個聲音的影像在那兒 這就是緣影 那麼很多人坐禪的時候 我一片光欸 我身體已經沒有了欸 白癡 身體沒有了 那你怎麼還會-講出「身體沒有」了呢? 還有個身體去沒有了 這完全是緣影 哦!一片光明 好棒哦 這是不是入了真常了? 白癡 這個這只是緣影而已 你…… 這完全就是緣影 認賊作父 聽了什麼聲音了 想什麼想法了 通通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講這個 緣影全全不要、通通不要 這就是緣影 好了!思慮 「思慮」邏輯分析 成佛應該這樣 真如應該是這樣 應該不是那樣 應該那樣 應該這樣 有個頭-想了一大堆 那是第六意識的思慮分別 那已經離前五識 第六意識在那裡思惟分別 思慮…… 第六意識的那種抉擇、緣想 那麼第七 再來 非分別 分別啥東西啊? 第七識-執取人我 起種種煩惱 那就分別了 分別了 懂吧? 還有於法當中的善巧分別 這個就是第六意識的動作 不是第七了 這有兩種分別 第七的分別跟第六的分別 第六分別-沒有什麼染污 但也不是清淨的 它就是緣慮 比如說這是紅的-不同綠的啦 這也是一種分別 那麼執取人我 這是第七意識的分別 這不同 但這全部都不是你 都不真 所以叫非分別才真 所以在那兒靜坐的時候 如果感覺 像我這樣修行的人有幾個? 那你就起分別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這個那這完全就死掉了 完全與真如不相干了 起大慢心 是這種感覺 那老修行的脾氣大-就是這樣來的 總覺得別人沒修 我們在靜坐才有修 整天忙東忙西-哪有修行? 那這種想法-這就不修 這種觀念 這起分別 也不能分別 能所 這能所跟第八有關 這個心起一個能見的想法-去見那個你的心所 心起的一個 依我執起了一個見解-怎麼樣子 當然基本上這算是第七跟第六 但有時候是獨頭意識產生 是由你的第八的種子-產生獨頭意識 這有可能 愈坐愈深入的時候-它就會這樣 那這個你不曉得從何而來 哦!那境界很棒 很特別 悟了很多境界 悟得好深哪 這教理梟梟而出 講得非常好啊 人家很讚歎你啊 你看那種人快發瘋-你懂嗎? 那很會講 那種人快發瘋 像這個都不對 像這一個就能所 能說所說 那個理講得很執取那個理 那講得好像也真的-某種程度符合經論 因為他過去所聽的 通通在第八意識當中翻轉出來 他自己也不曉得在講什麼 可是他就逗得很漂亮 你懂嗎? 逗得很像那回事兒 像一種心躁動症、躁鬱症的人 他要靜下 他要是躁動起來 一直講……講沒完的時候-他會講成這樣 也可以寫文章-寫得好像很好的樣子 這種情況就是屬於一種-能所作用 都不是 都要離開這些 總而言之離開七-包括七以前 七意識以前 全部都通通不是 然後呢 圓常湛寂 它是一個 它是一個 它是圓而常 「圓」不缺什麼 這一切功德現成 「常」不斷、不去-不來、不去 無生無滅謂之為常 不生滅謂之為常 那但是又不可取、取著 雖然不可取著-又不能說它無 因為它有圓滿的功德相 湛寂 「湛」者是什麼? 清淨、朗然 「寂」不動、不來去、不分別 這是寂 可是雖然不分別 可是不是坐坐變白癡 不是這樣 坐在那裡打瞌睡 或者是傻了!沒念頭了 沒念頭 一直都變沒念頭 「沒念頭」這算什麼啊? 你《了凡四訓》就是那個-袁了凡就是沒念頭 一坐坐了三天三夜 對不對? 雲古禪師說-哦!這個人不簡單 就問他說你在做什麼? 沒有做什麼啊 我都已經被相命的算準了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件事情超乎他所算的 所以我坐在這兒沒什麼念頭 那你叫我坐-我就坐 雲古禪師笑起來了 他說我倒還以為是哪裡的-英雄豪傑這麼能修行 原來是個大凡夫 就笑他 為什麼呢? 那就是變石頭公了 沒念頭你懂嗎? 修行變沒念頭就完了 雖然我們一直在講無念 那個無念不是沒念頭 那等一下會解釋 那不是沒念頭 沒念頭!石頭就是沒念頭 被敲昏了那個人也是沒念頭 是不是這樣子? 那你看那個人能修行嗎? 傻蛋 那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 所以說是怎麼樣? 雖然湛寂 人家寂而常照 了了分明 一切法朗然現前 哎呀!法師你說得這樣-到底怎麼能這樣? 下面就會說到-就是修無念 我先告訴你這個狀態嘛 你不要急嘛 這狀態嘛 這個狀態叫什麼?-叫真 叫做真如的真字-就是這樣來的 我們描寫「真」的時候 描寫「真」的時候 是指這個意思叫做「真」 好!那麼這叫「真」 那麼「如」就是什麼? 無生滅、不來去、非垢非淨、-離差別 不動不轉 朗然鑑照 謂之「如」 但是呢 照而常寂又不起動搖 能照而寂 寂而常照 無生滅 「如」如如不動 所以不動不轉 「如」不是生滅法 前面只是談不分別 不分別然後不思慮-這個為「真」 你唯有不思慮-讓原來的東西現前這才是真 你去思慮-就作意即乖 那麼欲說就錯、張口便錯 這樣子那是「真」 所以「真」的事情-是很難說清楚 所以古德才會發展出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就這樣來的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這當然要分理上用、理上做 行跟事上做-當然不同 不過就是比如說-這樣會發展成這樣子的修為 這是很深、很深刻的哲思-所發展出來一種修養 這屬於「真」的部分 就「真」 也就不去做人為的動作了 它本然的樣子 「如」是怎麼樣? 如是它本性上的不動搖 不是不由人為怎麼樣 不由人為怎麼樣-就是「真」 本性上的不動搖-就是「如」 所以它是怎麼樣? 是沒有生滅的 它的本性是不生滅的 這一念心是不生滅的 諸位啊! 我們有一念-天天抱著它睡的那一念心 它就不生滅你知道嗎? 久遠劫來就長這個樣 那天天抱它眠-夜夜不相識 如果你聽懂我這個話 產生一種意志 那你就想要去理解它 這就是真如心 這個「如」字是這樣 不生滅 那它既然不生滅-它也不來去 「生滅」是時間上說生滅 「來去」是空間上說來去 它也不來去 換句話說這一念心 不是你想-它才來 不想它-它不來 睡著了它不見了 醒了它回來 不是這樣 它一直在那兒 它不來去 懂嗎? 然後非垢非淨 你想到底-我們平常會說什麼是清淨? 我們什麼時候是清淨? 平常我們怎麼說? 就離貪愛、離染污-就叫清淨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我問你 如果你的概念當中 你的心想當中都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貪愛了 不是不想貪愛、不能貪愛 是根本起不了貪愛想法 那你怎麼-那還有什麼離貪愛呢? 沒有了 已經根本不起貪愛-那就沒有離貪愛 那既然離貪愛-名為淨 那現在我都沒有離貪愛-所以「非淨」 那我也沒有產生貪愛 那貪愛為染 我也沒產生貪愛 那就是「非染」 就非染淨 這一念心-當你好好的不動搖它的時候 它人家它本來不會貪愛-也不會離貪愛 它就在那兒 聲聞人不懂 所以他去見維摩詰居士的時候 維摩詰居士旁邊有很多的什麼 天人 那天女就那裡散花 散花 然後花蹬…… 欸!就黏在身上就掉不下來 讓那個大比丘覺得 哇!這好醜陋啊-真是 一不小心黏一朵花在我頭上-掉不下來 這個很扯 變無花 是這樣 那就慘了 比如說這樣 那麼這經上就描述說-這因為他有染的那個誘因 所以今天這個境、這個染相-才會黏在他身上 雖然他已經不起染念 然而這是由什麼呢? 這不是一個恢復本性的不染 這是由五分法身所建構起來的-戒、定、慧 然後這個解脫、解脫知見 他由那個解脫的見解-來支撐起來 那隨時以一個空觀、無我-的這個見解來任持著 所以他不去貪愛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這個 你連任持都不需要任持 放曠自由 它本來就不貪愛 那麼如這個木人入花叢 這百花叢裡過-是一葉不沾身 必得要這樣才可以 那是復其本性 你根本就沒「法」可用-也無「法」可離 欸!這是非垢淨 離垢、非垢、非不淨 是這樣 所以也沒有生死好離 也沒有涅槃好得 這當然是更高的境界 起碼在垢淨當中它是這樣 還有當然離差別 跟前面離分別基本是一樣 不過這裡是在這個什麼呢? 這個體上面說的差別相 就是說我這一念如如的心體-與一切眾生沒有差別 這裡是講這個 那前面講分別是指-就對境界說是說分別 「真」是指就對境界說分別 就是非分別的-那麼就是講「真」 這裡講離差別的是講-我與一切眾生沒有差別 是這樣 那叫「如」 就一切眾生皆如 那好 所以呢 所以它「不動」不動搖 不轉 不妄、不旋、不轉 轉是指什麼呢? 動是指平行的移動 轉是就地的旋轉 不動不轉是指的什麼呢? 是指的這個它不揣動 不受這個業風因緣境界-的什麼呢? 推動 你看佛 佛也有他國家滅亡的時候 那麼也有他的弟子 在他老年的時候-比他早走的情況 他自己也有生病 身體也生病的這個狀況 這些他是不動不轉 菩薩以等流的慈悲心 然後於一切眾生中應化-尋聲救苦 他看到眾生苦他不會流淚 那不是因為他剛強-是因為他不動不轉 是這樣 隨緣應化 這樣知道嗎? 是這一念心-一直在真如心上面顯發 諸位!體會一下 這因為離我們太遙遠 但是也很近 但是因為太久 不是太久-是無始以來就不認得它 所以現在講起來好像好遠哦 那你還是叫我念佛好了啦 這個想法跑出來-那就慘了 念佛好!沒問題-但是這聽道理還是要多聽 那麼道理聽了支持你念佛 好!那麼這樣子不動不轉-不動轉 朗然鑑照-照而常寂 這個真如心 這個「如」 這個不動轉的這個心性 它能朗然的鑑照 因為它平靜無波 它也不於人我中起差別 所以朗然鑑照 所以境界來了它清清楚楚 然而咧 照而常寂 鏡子前面發生了打仗、槍擊案 什麼搶劫、殺人、罵人 你對著鏡子一直罵…… 罵到後來鏡子聽了實在受不了 啪!自己裂開-會不會啊? 會不會啊? 不會嘛 是不是? 除非你打破它嘛-它不會的 它在 你罵它它都會反應啊 它不!它都會看到啊-對不對? 你罵它 鏡子裡頭有個人-臉臭臭的在罵它 是不是?兩個人打架-鏡子也都照得到 是不是這樣? 世界大戰了-鏡子都照得到 但鏡子不會怎麼?-不會哀愁 那麼它清楚明白 朗然鑑照 照而常寂 鏡體無痕 無痕 不會照完了東西離開 鏡子還黏著上面還有一個人-在那裡罵它 還有一個臉孔黏在上面-你得把它拉開 那是卡通影片才有的境界 對不對啊? 所以說 這就是朗然鑑照、照而常寂 這是「如」 這樣我到底算不算-有沒有跟你們說清楚? 好!那麼這叫做-「真」跟「如」解釋完了 然此真如是不變而隨緣 重點在不變 隨緣的是什麼? 隨緣的是法界全體種種境界相 所以法界 舉法界全體-即為眾生現前一念真如心 真如不變而隨緣 這整個真如心不變 「如」嘛 「真」嘛 「真」就不用你再去動作它-它本來就清淨 本來就是如是 本來就是如實相 「如」不動搖 雖然這樣 可是它可以隨緣 不變而隨緣 這就是《大乘起信論》-有常提到 九祖 天臺九祖荊溪大師也用了這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這個觀念來解釋一些事情 在十二門論裡頭 《十不二門論》裡頭 說錯了!不是十二門論-《十不二門論》 那麼就有人說這樣他思想受到了-這個真如思想的影響 沒有錯!他是用了這個語句 真用了這個語句 那天臺跟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有沒有距離? 有!是有距離 你看嘛!不變然後隨緣 我們天臺主要核心講法是講-一念三千 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心不在前 三千不在後-也不縱不橫 所以心三千 心即是三千-三千即是心 非說誰生誰 也不是誰不變、誰變 被衍生、派生出來的 這樣懂意思嗎? 那這裡明顯的是這樣子-有個不動的 然後有個隨緣的 不動而隨緣 等一下隨緣而不變 還是有那個不變 不變 是這樣 這裡頭是有一個主從 有一個真如的這個心-的這個主從 那這當然跟天臺原來的看法-是會稍有不同的 不過他《十不二門論》裡頭-他是解釋了 用這個觀念來解釋另外的 要解釋給人家聽的那個道理 我覺得不能夠就說-他這樣就偏離了天臺的主軸 只是在一部分的文句當中-有用到而已 那你就老抓著他這樣子就說-他偏離天臺的想法 我覺得不盡然 那麼這裡頭 天臺是可以多少借用這樣觀念 但這不是天臺最核心的觀念 我想這裡還要知道 但是我們現在解的是-《大乘起信論》 我們就告訴你-是真如不變而隨緣 所以舉法界全體-即是眾生現前這一念真如心 法界的全體-那就是隨緣現前 那既然都是不變的 是不變而隨緣出來的東西 所以這隨緣出來的法界全體 它就是那一念真如心-所派生出來的 所演變出來的 就三細六粗出來 對不對? 所以說舉全體法界 法界全體就是-眾生現前的一念的這個真如心 倒過來說 你雖然隨緣但仍然不變 這眾生現前的這一念心-即是法界全體 所以心即法 心是法界-法界也是心 不過它這裡頭有一個主從關係-這樣而已 那麼 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我此一念心全體是法界 法界外離此 法界無外 離此一念心別無片事可得 像這一段話是屬於天臺的話 其實《大乘起信論》-是還沒辦法講到這句話的 這裡頭就引入了一乘 我這裡的辨體、明宗這一些是-很多是引用寶靜大師的文字 那這裡頭-我們把它一一分析開來看 那這一段話又是天臺宗的話 它又導回天臺的概念來 法界圓融 這個法界 所謂的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它是作我一念心 是作-它不是生 就是我這一念心-就是法界圓融體 法界圓融體就是這一念心 所以我一心全體是法界 就是介爾有心-則即具三千的意思 就是這裡 就是這個意思了 我此一念心全體是法界 所以法界就無外 那麼離 法界沒有更外面了 更外面了還是法界 所以法界無外 那麼這一個無外的這個法界-就是一心 就是我這一念心 那麼離開我這一念心-那別無片事可得 離開這一念心-法界不可得 它是相依存-但是不是互相生 相依存 說心即是法界 說法界即是心 離心無有法界可說 離法界無有心可說 它是兩個平等 心與法界 心、物二元 是泯除了它的對立的 它是一 它是不一而不異的 這個觀念 再來所以如果你這樣知道 故知凡聖、因果、世界微塵、-三千性相等 無不即此一念心 即此一念心 凡聖 一切聖凡 一切聖凡中的因果 那麼乃至於世界微塵這些-這個物質的器世間等等 還有三千性相 最後講三千性、三千相-的圓融 都無不是就是我當下這一念心 這個就天臺的說法 導到這裡來又是天臺的說法 但是我括弧說 如果末句改為-「無不以此一心真如而起」 那這就是-《大乘起信論》的看法了 依此一真如心而起 起 那這就是-《大乘起信論》的看法 但是如果照我原來這個說法-就「無不即此一念心」 即 即 它講「即」-它不講「起」 它講「即」-就是這一念心的話 那麼是天臺的說法 只差一個字 差一、兩個字差那麼多-概念不一樣 好!那麼這個是在講什麼呢?-辨體 一般來講這個是比較不容易懂 但是大家還是要聽一聽 我們這一節課先上到這裡 下向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31